广州工业大道:跨越70年的城市脉动
广州工业大道:跨越70年的城市脉动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广州工业大道,印刻了广州重要的工业记忆,至今仍保留了“工业大道”之名,在不同广州人心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模样。工业大道是广州一条繁华的主干道,它曾是广州最大的工业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条不到六公里长的道路,成为广州经济的主要支柱,见证着广州工业历史的变迁。
昔日的工业大道
今日的工业大道
广州重型机器厂区(1980年)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这条5.5公里长的工业大道处于鼎盛时期,生产出了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自行车等当时风靡全国的产品,广州第一条万吨巨轮、中国第一台离心机、世界上第一件钛制潜水服等也成为工业大道的“代表作”。当时流行着一个说法,工业大道上的每个工厂几乎都有自己的“全国第一”。
昔日广州造纸厂大门
广州造纸厂(现为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生产新闻纸和第一家采用全废纸生产新闻纸企业。其鼎盛时期,全厂有约7000名员工,周边近百万平方米的社区当时被称为“纸城”。根据《纸城春秋——广州造纸厂的前世今生》记载,1957年,广纸的新闻纸年产量达到将近5万吨,是1954年的286%,一跃成为我国生产新闻纸的重点企业之一。“南国纸城”进而全国闻名。
1987年万宝冰箱生产线
随着曾经作为工业大道“地标”的烟囱逐渐被拆除,工业大道的回忆逐渐变成历史,以广州气体厂、第十一橡胶厂、广州锅炉厂等为代表的旧厂房逐渐被住宅小区取代。曾经机器轰鸣声变得寂静,工业大道似乎变成了安居乐业之处,独特的区位条件也被房地产商看中,走出了地产界的商业传奇。
在高空从北向南俯瞰夜幕下的工业大道,从前的工业区已蜕变为密集的居民生活区。
如今,工业大道所在的海珠区已经定位为创新岛,大趋势是其存量空间不再单独用作房地产用地,而是走向科技创新园区的道路。截至2018年底,该园区产值就超过80亿元,产值密度超过81000元/平方米。
保利·1918引进了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高产值企业
O2PARK中的O2青创社
改造后的积优石榴仓希望能够影响整个社区的创新氛围
工业大道精神的延续可能也是这些科技创新园区的使命。与曾经争创全国第一的工人们一样,如今在工业大道各个科技创新园区的创新创业者们也在追求着自己梦想。
作者单位:海珠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禹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