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经济学何为
每日一读|经济学何为来源:《读者》
作者: 卢周来
美国知名经济学者特吉凡·彼得格撰写的《凯恩斯会怎么做: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如何解决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书,通过阐释和对比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日常生活中40个问题的见解,帮助读者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掌握一些重要经济学理论的要义。
一
细读全书后,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像纯粹的市场交易这样的事,主流经济学基本适用。对于像社会域与公共选择域内的事,应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必须慎之又慎。而对于涉及家庭、情感、友谊等熟人圈的事,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几乎不能拿来用。
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可否以多付费来换得“插队”的优先权。比如,游乐园允许多付费的游客排在普通游客前面,或为愿意多付费者开辟专门快速通道。再比如,富人为了优先接受器官移植,可能要支付的手术费用是社会成本的5倍。这样,他们可以更快地进行手术,同时也为正在排队的人筹集了资金,使一些本来付不起器官移植费用的人也能付得起。在传统主流经济学家看来,从富人那里拿钱来帮助穷人,不仅是理性的,还是人道的。
在家庭以及以情感和友谊维系的朋友圈内,也不宜使用经济学。
一对热恋的情侣,在情人节这一天,哪怕男孩只花了一美元买了一朵玫瑰花送给女孩,女孩也会非常高兴。如果男孩送给女孩一美元,让她自主选择想要的东西,女孩一定会拂袖而去。
二
书中列举了一些传统主流经济学失灵,而行为经济学却非常管用的案例。
比如,关于如何解决邻里纠纷。如果你的邻居是一个疯狂的音乐爱好者,在深夜仍然开大音量放着音乐,影响了你的睡眠,你应该怎么做呢?按照科斯定律的观点:如果法律规定你享有安静睡眠的权利,你完全可以起诉至法庭,让邻居要么停止半夜放音乐,要么为其半夜放音乐而每晚付你50美元的补偿费。
但是,你真能去起诉你的邻居,强制他要么放弃、要么补偿吗?其结果,不仅打官司过程特别麻烦,而且邻居也将没得做。
相比较而言,此时行为经济学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则更为合适。这一方案是基于奥地利行为经济学家恩斯特·费尔提出的所谓“互惠性合作”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如果有人予我以善意,我们倾向于回报以善意;如果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将把回馈作为义务。基于这一想法,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友好协商。比如,某天晚上,你可以敲开邻居的门,真诚地赞美他的音乐品位高。然后友善地提醒,因为自己睡眠很浅,如果半夜时分把音量调低些,那将会更好。为此,你敲对方门时,甚至可以带个小果篮之类。这些善意的言辞和一个小果篮并不值多少钱,却能换来安静的睡眠和邻居同样善意的回馈。
人一旦离开,是否应该随手把灯关掉?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假设我要出去玩两个小时,在出门前停下来,先思考一下是否把灯都关了,然后返回每间屋子检查,果然发现共有6盏灯亮着,然后都关掉,共花了5分钟。关掉6盏20瓦的灯,两个小时确实可以节省一点钱。但这值得耗费5分钟的时间吗?
行为经济学家注意到,如果账目真算得如此明了,为何家庭成员还常为是否随手关灯这样的小事而发生争吵呢?
“随手关灯”是战后紧缩岁月里成长起来的那代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选择“随手关灯”,更多的是我们需要在自我选择时尊重上一代人的偏好。如果你为了关不关灯去与父母算上面那笔账,你破坏的是家庭的和谐。
因此,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说,钱只是令人们做出选择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一些研究表明,获得奖金的企业员工可能一开始工作很努力,但这种效果很快就消失了。决定员工努力的动机有很多。如果管理者对员工具有同理心,给予员工更高程度的信任与尊重,这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内在动力和绩效,而财务激励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点。
(摘自《读书》2020年第2期)《读者》供稿
“学习强国”学习电台 李盈朗诵
责任编辑:杨学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