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 发表于 2021-2-21 11:30:21

一骑绝尘李党生

一骑绝尘李党生

作者:盐城驻沪联络处
来源: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

李党生将一本平庸期刊《细胞研究》锻造成中国本土期刊中“一骑绝尘”的领头羊,稳稳地立足于世界一流期刊行列。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级少年班、838校友。

-盐城在沪杰出人士访谈-

学海之中领路人

助力科研开新花

——记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和《细胞发现》主编、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


李党生


盐城 | 游子风采

他,曾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少年

他,打造中国自主的一流科技期刊

向全球科学界发出强劲“中国声音”

他,是一个思乡的游子

用一份热情、一份执着谱写美丽诗篇。


个人简介

SYNOPSIS




李党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4年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2004年至2006年任Cell杂志Associate Editor。2006年初,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2015年,创办Cell Research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并担任执行主编。2021年1月任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和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两大期刊主编。目前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奖励委员会主任、西湖大学校长特别顾问、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


个人荣誉
HONOUR




2007年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首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09年至2010年获中科院文献情报与出版行业引进人才择优支持;2011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2年获“上海出版人奖”;2012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202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先进个人奖。


《细胞研究》

1

——与《Nature》子刊比肩的世界顶级期刊

李党生出生于阜宁县,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对他严格要求,12岁就读于江苏省阜宁中学,学习成绩一直排名全年级第一,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图|李党生少年时期

1989年,他硕士在读期间,入选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CUSBEA)这一教育部公派留学项目;CUSBEA项目的名额全国每年只有50名左右,当时的祖国和家乡的发展都还相对落后,他立志待学成归来之后报效祖国。1995年李党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


图|李党生获得博士学位

2004年,他入职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社,正式开始了他科学编辑的生涯。虽然他只在《细胞》工作了不到两年,但这段工作经历让李党生深刻体会到科学编辑的自主性能给科学研究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让他领悟到科学编辑这一职业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在评审中相对处于弱势,如果科学编辑对科学内容的把握非常精准到位的话,通过你的努力,能保护作者在这过程中应有的权益,好的成果不至于被埋没了。”李党生在《细胞》工作期间形成了这样的工作观,并将之带到国内《细胞研究》编辑部,使其成为共识。




2006年,李党生回国到担任《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他不忘初心,为中国科学家打造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学术平台,努力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期刊《细胞研究》打造成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十余载过去,《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从2分出头,跃升至最新的20.507,已经比肩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细胞》(Cell)的高端子刊,多年来一直是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


《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介近年来陆续刊登的“上海科技期刊‘破圈’之路”、“《细胞研究》启示录:自信之路”等一系列报道,以李党生和《细胞研究》为例,讲述了上海科技期刊在迈向一流过程中所作的探索和努力,称赞《细胞研究》在中国本土期刊中“一骑绝尘”,稳稳地立足于世界一流期刊行列。







人必自重

2

——是《细胞研究》腾飞之路的基石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李党生经常对编辑团队说的这句话,成为《细胞研究》走上腾飞之路的基石。在国际学术界,美国《细胞》杂志是全球公认的顶尖期刊,他刚回国接手《细胞研究》的工作时,所收到的稿件质量与《细胞》等顶级期刊相比悬殊实在太大,期刊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学术地位也相应存在巨大的落差。怎样才能有所突破,逐步赢得科学家们的认可和肯定?“自重”就成了《细胞研究》成长过程中关键而艰难的第一步。他亲自操刀,在一篇篇来稿中淘出尚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论文,一处处修改订正不够准确的科学表述和语言错误……随后的四五年里,除了坚持在低分杂志中极为罕见的论文预审淘汰制度之外,《细胞研究》额外增加了一道很多期刊都没有的程序——主编终审修订。“别人可能不把你当回事,但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把自己当回事。”李党生对编辑部的每一位编辑这样要求,凡是在《细胞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都要求有自己的科学价值并且以有尊严的方式呈现。


图|与《细胞研究》编辑团队在讨论稿件

当时,一篇论文有几百处修改是常态,最多一篇修改甚至多达一千多处,相当于将论文重写一遍,让李党生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细胞研究》是一本月刊,每期刊发约十几篇论文,每篇都这么修改,工作量非常之大!李党生基本没有休息日,就连妻子进医院剖腹产,他也前后只陪了三个小时,就赶去办公室处理稿件了。每当有新人加入编辑部,李党生都会对他们说,必须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出不一样的成绩,我们的工作将会被记入中国科技历史。




《细胞研究》目前的文章有93%的拒稿率,对科学质量的要求之高、对于实验和数据的要求之严格,已完全不亚于国际顶级期刊。



论文之道

3

——让《细胞研究》实现跨越的秘密

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产出的科学论文在科学信息研究所数据库中的数量已从1万篇飙升到了8万篇,与日本处于同一水平。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已经引起了国际科技期刊界的关注。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愈发迅速,中国生物学家的身影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国际期刊中。李党生说,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细胞研究》已不仅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个他们能够“说话”的重要话语权平台,让他们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以高显示度的方式展示出来。




十几年前,国内科技期刊之所以争取不到好稿,是因为平台显示度不高、发表时滞太长、编辑学术水平低,“吓”走了大批优秀论文。要改变人们心中的成见不能坐等,于是李党生给编辑们下了一个硬任务——走出去。而他自己更是跑进一个个实验室,结识一位位科学家。李党生深谙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之道,他从“顶刊发文咨询”开始,一步步融入科学家们之中。随着李党生帮助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不少该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在论文投稿顶刊受挫后,就会想到《细胞研究》的快速通道和绿色通道。正是靠着这样一篇篇纷至沓来的高水平稿件,《细胞研究》成功实现了影响因子从2分、5分、10分到20分的跨越。


图|与卞修武院士在科学家俱乐部讨论学术问题

而对于人情稿,李党生虽然从来都是严词拒绝,但是却能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帮忙其推荐到相应的期刊上发表。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细胞研究》不同时期的质量标准:如果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意义不够其时期刊的要求,让谁托关系都没用,只看论文不认人。在这种“拒绝”和帮助中,他让全球科学家们看到的是《细胞研究》对科学的虔敬和尊重,对所有科学家的公平对待。



学术鉴别

4

——使《细胞研究》走在世界顶刊的前面

过去十多年,《细胞研究》发表了大量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性成果,其中有相当部分因为创新性太强,难以被当时的世界顶刊所接受,而李党生却敢于拍板发表。因为探索完全未知的世界,只有更多后来者、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才能知道最初的发现是一个突破还是一场误会。“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试想如果连我们自己的期刊都不愿意承担适度的风险,那怎么能为我国科学家在最新的科研领域和国际同行竞争提供话语权的保障呢?”李党生这样表示。


图|与钟南山院士在讨论学术问题

最终,时间证明了李党生的魄力和眼光。越来越多中国科学家将李党生称为“中国的本杰明·卢文”。无论是院士、诺奖级学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都知道,只要找到《细胞研究》,自己付出的心血就不会被埋没。这种独到的学术鉴赏力,甚至使《细胞研究》在某些时候走到了世界顶刊的前面。2015年12月15日,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关于狗的起源的研究在《细胞研究》刊发后,引起《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而《科学》杂志直到半年后才刊登了一篇结论相似的论文。2020年,张亚平又在《细胞研究》上发表关于鸡的起源的研究论文,《科学》杂志发表点评文章称其为“里程碑式的进展”。2020年6月初,《细胞研究》发表了一项神经递质受体在关闭和激活状态下的不同结构的研究,而《自然》杂志两三周后才相继发表了三篇同一受体结构的论文。



科学公正

5

——给《细胞研究》新的发展契机

为国内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学家提供科研和论文发表建议,这是李党生从回国那一刻起从未间断过的努力;接触过他的科学家们都说,李党生给出的建议对其研究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他说“要把自己当做科学共同体的一分子,不求任何现实利益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与科学家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只做雪中送炭之人,不求做锦上添花之事”,是李党生一向的做人原则。多年来,他给太多年轻科研工作者以帮助——从在读博士、博士后,到刚独立的年轻课题组长,对李党生而言,帮助他们少走科研上的弯路,看到他们迅速成长,特别有成就感。


图|与张文宏主任在讨论学术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批判与质疑是常态。身为科学共同体的一份子,李党生永远将科学放在第一位。有了这个原则,在学术纷争中,《细胞研究》始终保持着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们允许基于科学的、理性的质疑和思辨。”李党生这样说。《细胞研究》用15年成为国际顶刊,创造了一个奇迹。本世纪中国科研的腾飞,使得亚洲迅速崛起,新的世界科学中心正逐步形成,这将是《细胞研究》问鼎世界顶尖期刊的历史契机。


图|与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在北京出席会议间歇交流

令李党生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回国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编辑,目前编辑部团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期刊的水准。近两年,编辑部有两位编辑在李党生的力荐下,分别成为了世界顶尖期刊《科学》杂志和《自然》子刊的科学编辑。目前,在《自然》的平台上,《细胞研究》的影响力已逐步形成超越多个《自然》子刊之势。2020年,《细胞研究》刊发的一篇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论文,在《自然》平台上获得的下载和引用次数甚至超越了一篇比它早一天发表的《自然》主刊上的论文。最近,《细胞研究》的主办方还计划在多方支持下筹建独立投审稿系统和发布平台,为我国科技期刊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型探路。


图|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讨论学术问题

“服务国家战略,将《细胞研究》打造成世界顶尖期刊,成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共同体中的话语权平台制高点。”李党生希望,未来有一天,可以和更多中国科技期刊同行在“珠峰”峰顶会师。李党生用“情怀”两字来概括自己对期刊事业的热忱:“我们着眼的,不仅仅是一本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我们看重的,是推动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他坚信,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终将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心系桑梓

6

——将热爱家乡情怀转化为行动

作为一名主编,李党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他在文学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2020年出版了个人诗集《白光》;作为在沪游子,他一直对自己的故土怀有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内心深处的桑梓情怀。


图|李党生所著诗集《白光》

李党生长期关心生他养他的盐城市,并参与到家乡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当中。作为一名知名学者,他时刻本着服务大众、提升地区形象之心,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这些年,历届中国盐城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上海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年会活动,他都踊跃参加、积极奔走,为家乡招引“千人计划”类高端人才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促进盐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图|同盐城籍在沪名医在出席会议间歇合影

他凭着一腔热血,一往无前,为了祖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努力开拓,书写出了最美丽的画卷。他靠着满腔热忱,义无反顾,助力盐沪的全方位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谱写出了最动人的诗篇。


夜晚记忆的故乡

有一条绕村的小河

生锈的鱼钩

吊不起沉落在水底的星星

古老的青石砧上

梦洗得褪色

打着斑驳的补丁

——片断摘自于李党生诗集《白光》,1991年在美国纽约思乡所写的诗作《故乡的小河》



图|王红阳院士读李党生著作《白光》诗集后所书墨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骑绝尘李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