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的20个秘密” | 扒一扒蝙蝠不为人知的秘密
“野生动植物的20个秘密” | 扒一扒蝙蝠不为人知的秘密来源: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野生动植物的20个秘密”系列自然科普课程推出的第四期,是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博博士讲述的《也谈蝙蝠》。
这次疫情,让蝙蝠成为“新晋网红”,似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蝙蝠身上可以携带数以百计的病毒,SARS、埃博拉等最早都是在蝙蝠身上发现的。
在西方文学、文艺作品中,蝙蝠常与黑暗、嗜血、恐怖相连,与吸血鬼为伍,生活在阴暗的洞穴或荒废的古堡,就连它的出场音乐都是低沉而诡异的。
世界上不会有其他动物比蝙蝠背负了更多“恶名”。
蝙蝠真的有罪吗?
真的是疫情的罪魁祸首吗?
它的存在难道毫无意义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科学认识身怀绝技的蝙蝠们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
蝙蝠种类繁多,体型迥异。最小的混合蝠只有1.9g,翼展16厘米。最大的狐蝠的体重超过1.3kg,翼展可达1.7米。
昼伏夜出的蝙蝠,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也能灵巧飞行?
靠的是它的“武功”——回声定位。
斯帕拉捷
1793年的夏天,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拉捷,像往常晚饭后一样散步,好奇地想为什么蝙蝠在夜晚飞行撞不到树和墙?
刚开始,他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特别敏锐的眼睛,于是蒙住了蝙蝠的眼睛,放飞它们。然而事实出乎他的意料,蝙蝠一样灵活飞行。他又把蝙蝠的鼻子堵住,蝙蝠照样可以敏捷地飞行、捕捉飞蛾。他又在蝙蝠的翅膀上涂满油漆,仍然没有影响它们的飞行。
最后,他堵住了蝙蝠的耳朵,这下蝙蝠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撞西撞。原来,夜间飞行的蝙蝠靠听觉辨认方向、确认目标。
后来,经过更多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蝙蝠喉咙或舌头能够发出一种人类听不到的声音,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蝙蝠就是根据反射回来的声音进行定位的。
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20赫兹到2万赫兹,蝙蝠发出的声音超出2万赫兹,属于超声。
而对这种超声的研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B超(很多人在妈妈肚子里就有的第一张照片)、倒车雷达(保证驾驶安全)、加湿器的雾气(超声波把水雾化)……
可以说,蝙蝠是“无声的功臣”,一定程度上,人类应该感谢蝙蝠。
面对身怀绝技的蝙蝠时,人类不应只有恐慌、厌恶、甚至憎恨,而应科学地、客观地对待它。
责任编辑:陶萨丽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