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掉厦门3套房 回南安山区当农民
近期,南安市蓬华镇山城村500亩山茶树硕果累累,即将进入采摘期,而这片山茶树的主人就是郭建远。10多年前,他从城市返回农村再创业,从商人蜕变为农民,和山茶树“较劲”的他,誓要培养出高产、优良的品种,产出健康有机山茶油。
卖掉厦门3套房
返回家乡当农民
20世纪80年代,郭建远便和兄弟们一起走出山村,前往厦门打拼。在厦门,他做过酒店采购,也自己开公司、办工厂,攒下一份不小的家业。
早已在城市扎根的他,原本跟农业沾不到边,更别说了解山茶树了。
父亲60岁那年,因肺结核住院。医生建议他,平常要给父亲吃些山茶油,对病情好转有所帮助。
这也是郭建远第一次和山茶树有了交集。往后,父亲的早餐就是米汤拌山茶油和鸡蛋。时间一长,父亲的身体也慢慢硬朗起来,这让郭建远对山茶树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2010年,一个朋友偶然提到,外地有一种优良的山茶树品种,郭建远心动了。
说干就干,郭建远卖掉厦门3套房子,返回蓬华镇山城村租下500亩山地,又到江西引进了无性系高产油茶品种,开始建立山茶基地。
家乡的地理环境优越,这是郭建远返乡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家乡海拔高空气好,常有雾气,有利于山茶树生长,家乡无工业污染,对产出有机山茶油也十分重要。
于是,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他毅然返乡,这让家人和朋友很不理解。因为他们知道,农业这条路不好走,特别是山茶树种植要见到效益时间比较长。
不断学习
从“小白”变专家
6万株高产山茶树种下,郭建远开始学习如何当好一名农民。为此,他还联系了不少农业专家,学习山茶树的施肥、病虫害治理等。
慢慢地,郭建远从一个甚少接触农活的商人,蜕变为山茶树种植专家。如今,周边县市的山茶树种植户遇到种植上的问题,也时常向他请教。
山茶树种下3年才开始结果,随着山茶树的成长,产量也逐年提高,茶籽晾晒成了一大难题。
原来,茶籽晾晒遇到阴雨天,不能及时晾干,极易酸败,影响山茶油品质。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在南安农科所等单位的指导下,郭建远尝试自制山茶籽烘干机。
现在,郭建远的低温恒温山茶籽烘干机已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种烘干机一次可烘干5吨茶籽,还将原本1周以上的晾晒时间缩短为1天,低温恒温的烘干方式,既不破坏山茶油的营养成分,又提高出油率。
山茶籽烘干后就要进行压榨了,传统的茶油榨取方式是用烘、炒然后进行压榨,但这样的方式容易破坏茶油富含的维素C和蛋白质。
为此,郭建远又做出改变,经过多次考察,他选择用冷压榨方式提取茶油。山茶籽经过破碎、蒸熟,再进行压榨,更好地保存了茶油的营养成分。
推广山茶树
种植超过3000亩
其实,对山茶油品质问题的较真,郭建远在种植环节就开始了。
记者采访时,郭建远正组织工人,以人工的方式在山茶林下除草。和化学除草方式相比,人工除草时间长、成本高。每年用在除虫、施肥、采摘的人工成本达数十万元。
为了杜绝农药残留,郭建远在治理虫害时,坚决不用农药,这也让他在山茶林下养的蜜蜂能安心采蜜。
在基地里,记者还看到了成堆的干牛粪、锯末、茶枯。这是郭建远准备发酵有机肥的原料。
从种植到压榨层层把关,这也让郭建远对自家山茶油品质有很强的信心。如今,郭建远的山茶油基地产出的茶油达5吨,他还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山茶树,推广种植高产油茶超过50万株,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2018年,郭建远还被国务院扶贫办聘为贫困村创业导师。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郭建远说,他已经联系了不少农技专家,从山茶林中“优中选优”,筛选出更加优良的品质,再提供给农户嫁接,提高山茶林的经济价值。
如今,郭建远正借助蓬华农业强镇电商平台,推广山茶油、脐橙、茶叶、米粉等家乡农产品,为农户开出线上销售渠道,开启又一条新的致富门路。(记者 陈江涛)
来源:海丝商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