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 发表于 2017-4-4 09:55:38

愈小吃,愈中國。(一)

愈小吃,愈中國。

转载微信公众号:誰最中國





文字丨(誰最中國)云上、李二、吃一起等

中国小吃是民间智慧的一种体现
也是中国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
被称为当地的特色小吃
地方上的特色小吃
已经是一种当地的饮食文化
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
追求不饿的简单层次
特色小吃就地取材
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
中国如此之大
食材也千差万别
每一种小吃都是是一种地方文化
每一种小吃就是一种浓浓的乡情





卤煮火烧
北京传统特色小吃,卤煮火烧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炸豆腐片、血豆腐、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颇受北京人的喜爱。


春卷
又称春盘、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传统民俗风情由来已久。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之吉兆。


肠粉
肠粉之所以名为肠粉,就是因为那类似香肠的结构,薄薄的一层粉皮里,包罗万象。
粉皮的软糯清香,混合馅料的馥郁和酱汁的凛冽,在口腔中融化的刹那就是肠粉的最高奥义。
在广东,肠粉分为广式和潮汕两大流派。
广式肠粉往往被当做早餐,馅料最常见的是叉烧、牛肉、鱼片和鲜虾韭黄等等;酱汁要用熬煮到豆腥味全无的豉油,加入油和调味料调和而成。无论是在蒸汽腾腾的小店,点一份肠粉一份粥,就着老油条成就美好一餐;抑或是在一大早就人声鼎沸的茶楼酒家,叹着浓浓的菊普,点几样肠粉和点心,慢悠悠地吃到心满意足。
潮汕肠粉则是另一种演绎风格,这从潮汕肠粉店开张的时间就能看出来:全天营业,甚至不少都会开到深夜,我经常会将其当做醒酒的宵夜。不仅如此,潮汕肠粉按照不同地区还有细分:有以花生酱为酱汁的潮州肠粉,有突出原味米香的汕头肠粉,还有在馅料里加入煸香的菜脯、炊面、河粉和米粉的普宁肠粉。
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最想念的吃食莫过于肠粉。想念那一口接地气的热乎气儿,想念那馅料里无限的可能。肠粉之于广东人,是一种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平价快乐,更是一种戒除不掉、深入骨髓的依赖和迷恋。


大肠猪血汤
补血益肝,健胃,口感Q滑,是台湾夜市常见的小吃。


河南烩面
“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
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


胡椒饼
鲜香的葱花,细斩细切的火腿肉,调成咸中带甜的味道,再掺上一定量的胡椒粉和香聒。外皮除了像一般水煎包的“发面”之外,还要另外加进点“油酥”,以使饼面不过份酥脆,又不会老硬难咬。烤制方法是用木炭把炉子侥热、铁板侥红,取出炭火後把饼贴在缸壁上,经过十余分钟,阵阵香气扑鼻,胡椒饼呼之欲出了。


新疆烤馕
是新疆的传统美食,运用独特的酱料烘焙而成,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相似。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作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数十种之多。


肉夹馍
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


热干面
是湖北省武汉市的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欢迎。随着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汉热干面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面食之一。
热干面与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中国四大名面。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鲜辣味粉、五香酱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


烤鱿鱼
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各地都有的一道街头烧烤。将整条鱿鱼或将两侧切成丝,一般都是手掌大的小鱿鱼,放在烤具上,加入辣椒等配料,进行烧烤,将烤好的鱿鱼穿成串,一般一串只有一条鱿鱼。但不同的是,由于某些地区禁止煤烟,所以就将鱿鱼放在铁板上,煎制鱿鱼。两者的味道,都差不多。
由于它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吃,这样就可以达到一边逛街一边品尝美味的目的,所以很受逛街人士的喜欢。


爆肚
是个统称,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两种——牛百叶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种——羊散丹、羊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过去和现时,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出名。


兰州牛肉面
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南昌瓦罐汤
南昌是个勤勉的城市。自有记忆开始,一到早晨,激荡的自行车流和路边各种早点摊档就是挥不去抹不掉的印记。“老板,来个汤,加个拌粉。”这一句,每个早晨,都在南昌大街小巷里面回荡。
瓦罐汤就是南昌这个城市的味道。
瓦罐汤有一千多年历史,特点是煨制、密封。古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多花样。就是一个大瓦缸,里面做很多层架子,有可能是烧的陶架,也可能是金属架子。把汤材洗净装进一个个带盖子的小瓦罐里面,略加点盐,加上水,一层层,或者叫一圈圈的放在瓦缸里面。晚上九点多,从下面开口里,放一盆烧得正旺的炭火进去,然后合上顶部盖子,下面的火口只留一小条缝隙。这就是瓦罐汤的制作工艺。
缸子里面没有氧气,煨制汤的罐内温度不超过100度,一整夜的煨制……看似简单的工艺,保留了传承千年的营养学和食物美学。
现代科学研究,食材超过90度之后营养将损失70%,而且汤中水解蛋白如果氧化,如广东人老火汤,则嘌呤很重。瓦罐汤通过无氧、不沸腾的特殊状况,保留了食材大部分的营养。而且超过8个小时的煨制,彻底析出营养成分,同时该炖烂的也炖好了。难怪,南昌人会把瓦罐汤当做最佳的营养早餐。


粢饭糕
是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江,浙,沪)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地区称之为炸糍粑。粢饭糕外层呈金黄色,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咬起来喷香松脆,吃在口里,且脆、且咸、且鲜。


烧麦
又称烧卖,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明末清初起源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而后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南北方的烧麦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苗族油茶
苗族待客的饮料。清香味浓。将油、食盐、生姜、茗茶倒入锅内同炒,待油冒烟,便加清水,煮沸,用木槌将茶舂碎,再用文火煮,然后滤出渣滓,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黄豆、花生米、米花、糯米饭的碗里,再放些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为作料。


老北京炸酱面
一道传统的中式面食。流行于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愈小吃,愈中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