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 发表于 2018-5-26 11:06:34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来源:谁最中国

你没有审美,是你不会审丑。
当下的中国
很多人没有审美,是因为不会审丑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物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精神领域却是一片荒漠
经过多年的教育普及
文盲似乎不存在了
但这个社会有很多美盲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这是吴冠中先生对美育的呐喊
也是呼吁美育教化的提高
家长和老师
在这个过程中
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
本身要有一定的审美
不会审丑的教育是没有未来的


▲天坛

▲故宫角楼

▲北宋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北宋 汝瓷莲花碗

▲北宋 《千里江山图》中的民居

中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除了一批技工以外
还有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圆融,世故,老成
他们以高智商行事
上下迎合,八面玲珑
在各种场合如鱼得水
他们善于钻漏洞,打擦边球
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然而正是这群“精英”
美与丑都分不清
将畸形的审美形态
寄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山寨“白宫”办公楼

▲山寨“埃菲尔”铁塔

我们在担忧这个社会的审美时
重点并不是发现美
而是去评判丑
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辨的精神
一百多年前的蔡元培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
一百年后的今天看来
我们可能还是一种倒退
街头广告,喷绘灯箱,大条横幅
……
像这些毫无设计感的东西
充斥着我们身边
而普通大众也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大陆广告、灯箱设计
再回过头来
对比港台街头的广告设计
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起码在字体的选择
颜色的搭配
就更胜一筹


▲香港街头广告设计

▲台湾街头广告设计
就建筑而言
很多设计师生搬硬套
直接山寨国外的建筑
结果不伦不类
而自己本身的东西
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
不是靠象征性元素上的东拼西凑
而像形之法,更是被一部分人发挥到了极致
不靠吸收理解,内化出新的东西
只会引来荒诞与滑稽
这更是对传统最大的毁灭


▲白洋淀金鳖馆

▲贵州湄潭县茶文化陈列馆

▲湖北稻花香酒瓶楼

▲河北三河市天子大酒店
宋代的《营造法式》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
对传统可不是这么解读
如今千城一面,毫无灵魂可言
如果这些大师今天还在
一定会痛哭流涕


▲ 梁思成手绘故宫文渊阁
至于幼儿教育
那更加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可很多孩子从小就被粗俗的东西包围着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
在孩子小的时候
给他接受的是这么差的视觉体验
怎么能要求他们长大以后对美的创造力
这是在扼杀孩子对美的感知



▲这种幼儿园确定不会吓到小孩子吗?



▲摇摇车一定要是这样的造型,这样的颜色吗?



▲多数学校食堂桌椅的配色!

对此,北京“老炮儿”冯小刚都看不下去了
架不住要开怼:
“过去咱们汉族可没这么不着调,东方美学也不是这景象。咱能自信点儿,素点儿,雅致点儿吗?不是把所有鲜艳的色儿都堆一块儿就代表美了。那叫臭美。洋人们很阴险,把雅致的色彩留给自己,然后让咱们不着调,愣说大红大绿非常中国。其实意思是说,他们丫哪儿懂色彩调子呀,他们要懂了就不是中国了。咱们有一部分人还真听不出这是损你呢,还顺杆爬,把寒碜当特色,把挤兑当美誉了。”



▲中国几种传统颜色
审美和生活永远是息息相关的
生活的审美就是人生的艺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
就像唐代的雍容华贵
就像宋代的素雅端庄
还像明代的精致简约
而我们这一代的审美该如何呢
如果不能留下任何价值理念
肯定会被后人诟病纷纷
这是对这个时代审美的缺失
最大的讽刺


▲唐 《游春图》局部

▲北宋 《听琴图》

▲明 《事茗图》(局部)
人生姿态的丰饶与深厚
其实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
“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
在人生前行之路上
请先学会审丑
这关乎个人的审美
更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准


▲敦煌石窟 壁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