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拾年] 许林:目击红卫兵“破四旧”,北京狂刮改名风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23-11-2 13:17
标题: [拾年] 许林:目击红卫兵“破四旧”,北京狂刮改名风

文图|许林

  题记:

  文革后的反思中我认识到,如果说1919年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口号,破坏了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当然,五四也启蒙了科学与民主,推进了新文化),那么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彻底反动,其破坏是毁灭性的、全方位的。虽然邓小平、胡赵在经济建设上否定了毛时期的27年,取得了改革开放35年来巨大的经济进步,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人类文明的五千年良好传承,由反人类的文革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恶劣后果,估计百年之内难以复兴!

  文革大破坏首推1966年8月的红卫兵上街破四旧和肆无忌惮的武斗滥杀无辜!

  我目睹并拍摄了破四旧的部分过程。而红卫兵破四旧完全是按照毛泽东的战略部署进行的,请看:

  1966年5月31日,毛泽东派他的心腹干将陈伯达率中央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夺了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的权。当夜,陈伯达主持撰写并审定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发表在第二天《人民日报》上。社论说:“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是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图4)。

  8月1-12日,北京,毛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扩大)。会议期间于8月8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决定》指出:“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8月18日,毛泽东首次在天安门接见并检阅红卫兵,对给他戴“红卫兵”袖标的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宋彬彬说“要武嘛!”

  8月19日起,在北京首先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破四旧”运动,并迅速传遍全国。北京中学生红卫兵上街演讲、张贴大字报、撒传单,宣传“造反有理”,兴无灭资,同革命群众一起,“破四旧、立四新”,发起了大规模的改名运动。一时间,北京许多商店、街道,都被改了名。

  8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为北京大学校刊改名的题字“新北大”(图2),其肩题白纸黑字印着:“破旧立新的动员令  灭资兴无的号召书”。可见,毛不但支持红卫兵上街破四旧,而且以实际行动率先风范发出号令。

  8月23日,《人民日报》二版以《振奋人心的大事!大快人心的喜事!》为题刊登了新华社记者4张改名的新闻照片:王府井百货商店改名为北京市百货商店;荣宝斋改名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二门市部;全聚德烤鸭店改名为北京烤鸭店;协和医院改名为反帝医院(图1)。

  毛泽东的“新北大”题字动员令和党报报道,把红卫兵发起的,革命群众广泛参与的“破四旧”运动推向新高潮,推向全中国。

  1966年8月,北京格外炎热、燥热,人们透不过气来,没处躲没处藏。“文化大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了“灭资兴无”、“破旧立新”的新阶段。那年8月史称“红八月”。

  “东安市场改名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立马儿背起摄影组组长吕相友发给我的苏制卓尔基照相机,领了一个135依尔福胶卷,上街采访。

  当时的人民日报社就在王府井大街上。街上革命群众“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不时从窗外传进办公室里,令我感动、激动,使我不由自主地投入革命群众的怀抱,去参加这场“自下而上”(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其实是运动群众),记录这场“伟大群众运动”的每一个瞬间。

  出报社大门儿就来到街上,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几分钟的工夫就到了东安市场门口。果然,几十年的老字号“东安市场”四个大字的匾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四个手写的大字“东风市场”,而且是匾额上一个,市场大房子的窗户上还有一个。这时大概是下午3点多钟,街上看热闹的人很多。我看了看周围环境,发现紧挨着东安市场的绸布店的老字号“瑞蚨祥”三个字也没了,这家绸布店的商品橱窗被一张题为《让毛泽东思想照亮每一个角落!》的大字报糊得严严实实,许多人围着大字报驻足观看。于是,我先拍了一张群众观看大字报的照片。

  接着就想拍这个“东风市场”,但离得太近标准镜头没法拍,我就试着后退,一直退到对面路西人行道上,才能把“东风市场”四个大字和《让毛泽东思想照亮每一个角落!》的大字报这一特定的场景全部摄入镜头。我选择了一个没有树枝和电线阻挡的角度,连续拍了五六张。回到报社冲洗、挑选、放大后(图8),于当晚送到总编室夜班编辑组,第二天刊登在《人民日报》三版。这一登报,“东风市场”就等于被肯定下来,一下子用了十几年,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东风市场”才又恢复原来的老字号“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我并不陌生。记得还在读美术专科时,我就曾多次光顾东安市场的旧书摊,用每个学期3元钱的奖学金,挑选自己喜爱的美术书籍。那时,我是这里的常客,5分钱一本的《装饰》、1毛钱一套的《珂勒惠支版画》,以及2块5毛钱一本的16开本线装小人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钱笑呆赵宏本绘),等等,都是在这里买的。我非常喜爱这里的旧书摊,它给了我许多美术和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是我学生时代的良师益友。但是,随着东安市场的改名,旧书摊也被“破四旧”破掉了。我想,大概是由于这个旧书摊里尽是些“封资修”的遗老遗少的缘故吧。

  东安市场之所以改名为“东风市场”,大概也是由于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革命口号,“东风”比较“革命”的缘故。那个年代有一首革命歌曲,歌词里有一句“东风吹,战鼓擂”,改为“东风市场”,可能是想在商场里擂响革命的战鼓,把人们从“安”闲、“安”逸、“安”乐、“安”适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因为“安”字扩展有“安闲舒适”之义,而“安闲舒适”会产生修正主义;再者,当时人们认为“东”字本身代表革命,同有修正主义嫌疑的“安”字用在一起,岂不是界限不清,敌我不分了吗?

  除了东安市场,我还拍摄了北京一些被改名的商店、街道和红卫兵上街宣传造反有理的照片。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