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巨星陨落,李政道在美逝世,与杨振宁半个多世纪的恩怨终落帷幕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24-8-21 17:27
标题: 巨星陨落,李政道在美逝世,与杨振宁半个多世纪的恩怨终落帷幕
2024年8月5日,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1946年,抗战刚刚结束,正在西南大学读大二的李政道,被公派到美国考察学习原子弹技术,但由于美国技术封锁,考察小组解散。李政道留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学习理论物理。也就在这里,他结识了比他高两届的校友杨振宁。当时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做助教,两人的不期而遇也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恩怨历程。

(, 下载次数: 0)



博士毕业后,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做助教,杨振宁则在普利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反华气焰嚣张,李政道工作受到了影响。杨振宁找到了院长奥本海默,让他出面邀请李政道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接受邀请后,李政道和妻子来到普利斯顿,两家比邻而居,开始合作研究。两人还被爱因斯坦邀请见面,对于两人在物理学上的见解和成果,爱因斯坦也非常赞赏。

(, 下载次数: 0)



在这一段时间里,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共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两人在宇称不守恒方面的研究和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物理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这堪称两个人的巅峰,但也是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双方的间隙越来越大,甚至双方形成了一个默契,不在外人面前评价对方,“君子交恶不出恶语”。
但在外人看来,两人却很难不受这一恩怨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两人后来回国对国内高能物理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建议时,杨振宁处处与李政道唱反调,甚至是刻意为之。

(, 下载次数: 0)



对于恩怨产生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在李政道的传记里,他对两人的决裂原因解释为是两人在诺贝尔奖以及一些关键论文的署名先后顺序上,存在多次矛盾。李政道认为在相关的研究中,自己才是主导者,而且按照惯例应该以姓的英文顺序前后排名,自己也该排在前面。但杨振宁却以自己年长4岁为由,要求自己署名在前。在多次发生关于署名顺序的矛盾后,两人于1962年后彻底决裂。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过任何合作,对于两人的分道扬镳,奥本海默非常遗憾,并评价道: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但在杨振宁看来,这些说法却是无稽之谈。在杨振宁早已成名时,李政道还是寂寂无名之辈,在和杨合作之前,李政道和不少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合作,其署名也一直是排在最后。反倒是杨振宁把自己的资源与他分享,才给了李政道发挥自己天才的机会,杨振宁也一直以李政道的兄长和老师自居。两人决裂之后,杨振宁对两人的是非曲直闭口不谈,但在1970年前后,李政道则在不同场合,提到和杨振宁之间的矛盾,并认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自己做了主要工作,暗示杨振宁沾了自己的光。双方的恩怨,已经成了不解之谜,堪称科学家的重大损失,但在爱国的立场上,双方并无二致。李政道高瞻远瞩,在他的建议和驱动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建成,为中国同步辐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篇章。

(, 下载次数: 0)



除此之外,他发起并参与组织实施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帮助近千名中国学子赴美深造,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社会栋梁。他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和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为中国造就了科技创新生力军数十万人,他创立的基金会,择优培育我国基础科学后备军数千人……和杨振宁主张应用科学不同,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从中国近几年的境遇和长远发展来看,他的主张更长远,也是中华崛起的必由之路。如今98岁的李政道逝世,他和杨振宁的佳话以及恩怨都成了过眼烟云。他的成就堪称华人的巅峰,至今还无人超越。而他的爱国之心,更是民族精英人生抉择的楷模。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