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见字如面 | 张国立联手王耀庆朗读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最真实友情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6-12-12 11:04
标题: 见字如面 | 张国立联手王耀庆朗读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最真实友情
转载微信公众号: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见字如面 | 张国立联手王耀庆朗读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最真实友情


(来源 在此见字如面 jzrm1231)

(, 下载次数: 40)


12月5日中午12点,备受瞩目的全屏首档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已在腾讯视频登台亮相。首当其冲推出的第一个读信视频,是张国立联手王耀庆读的1983年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的往来书信。

一段披肝沥胆的交流 见骨见血
张国立和王耀庆所读的这两封信,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段赤诚相见、披肝沥胆、见骨见血的交流。

1983年,黄永玉写信给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的曹禺,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他的仰慕倾心“我爱祖国,所以爱你”;更在信中诤诤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曹禺接信后,视若珍宝,夹在相簿里反复翻看,还叫来妻女和他一同阅读,最后还把那用毛笔写就的9页长信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收到黄永玉的信十三天之后,曹禺同样也回了黄永玉一封长信,感谢他的坦率和真诚,并由衷地希望,”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两大实力男神飙戏 高潮迭起

(, 下载次数: 32)


来自台湾,公认“全中国扮演金领最有说服力“的实力男星王耀庆演绎当年59岁的黄永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台下看起来温文儒雅,甚至有些羞涩的王耀庆,一站在台筒前,立刻像换了个人,慷慨陈词,澎湃铿锵,把鬼才黄永玉的率真坦诚和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耀庆精湛的诵读赢得现场满堂彩,连站立一边的张国立也为他鼓掌道贺。时年73岁的曹禺的回信由张国立来朗读。与“黄永玉”的激越高亢不同,张国立把曹禺的沉着厚重却又睿智敏锐的一面刻划的入情入理。

节目完整呈现了绘画大师和戏剧大师的思想交汇,其思考之锐利,言辞之恳切,令人动容。两岸两大实力派男神同台飙戏,如被角色附体,高潮迭起,观众大呼过瘾。

多品种视频奉送,全方位展现书信魅力

(, 下载次数: 35)


《见字如面》的正式播出分为单曲和合集两个版本。刚刚面市是单曲版,即每次精选一封信的短制节目,短小精悍,合乎网民收视习惯。《见字如面》的合集版除了集结多位明星读信,还将有国内著名的文化名人坐镇,品鉴艺术家们的表演之余,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书信背后的故事和解读。合集版每周一期,一共12期。将于12月29日起,每周四在腾讯视频推出;12月31日起,每周日在黑龙江卫视晚间920时段与观众见面。届时,每期将有多位明星来为观众读信,但每期谁来读信,读谁的信将成为节目最大悬念。

除了书信朗读,节目还将推出明星访谈和录制花絮等相关小视频,让观众了解明星的读信感受和节目录制背后的故事。同时,《见字如面》所有原版书信及书信故事将通过节目官方微信微博向全网发布,方便观众深度阅读。

1983年,在年逾七旬的戏剧大师曹禺家中,突然挂起了一封装裱过的书信。这封信是小他14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所写,他在信中犀利地批评了曹禺解放后的剧本创作。

(, 下载次数: 32)
黄永玉给曹禺的信


这封信,被认为在描述曹禺后半生的思想、性格时,不可不读的非常重要的一封信。

(, 下载次数: 35)
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早期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历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后期作品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黄永玉(1924-),祖籍湖南凤凰,由自学成为一代“鬼才”的著名画家、作家。“文革”期间,被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而后,又因为在北京饭店画了幅《猫头鹰》遭到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重返北京。他设计的猴年邮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 下载次数: 40)
年轻时的黄永玉


黄永玉与曹禺这两位同时代的忘年交艺书大师,生平不算过从甚密,若不是因为1983年的一次书信往来,他们的交谊仅以君子之交便可一笔带过,不会传为艺林文坛,关于艺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佳话美谈。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这是1983年3月20日,黄永玉和曹禺这两位大师,在历经劫难重逢后,前者致后者一封信里,赤诚相见的忠直之言。

原来,此前两人在黄永玉家中见面时,曹禺曾谈及他跟沈从文的交谊,而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

曹禺当时甚为感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人情和政治的冷暖。他还说自己曾是沈从文的好友,但他多年来一直不敢去看沈从文(并非完全没有看),直到沈从文逝世。他很自责,为这件事抱歉。

(, 下载次数: 31)
创作中的曹禺


后来黄永玉回忆说:“就是因为曹禺先生那次在我家说起他的心情。他说你看你多好,有这么多朋友来看你,你也能去看朋友,我就不行,我不敢看别人,别人也不来看我。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写了一封长信给他。”

性格刚直、执着艺术、固守原则的黄永玉,显然是因为惋惜曹禺前辈的一世才华,这才给他写了此信。因他相信,曹禺年轻时曾写出过像《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那么多不朽剧作,后来却没什么像样的东西,那是一个剧作家的悲凉。因此,他告诫曹禺,“你多么需要他(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那点草莽精神”,莫因名利所累,别为位势所困。

(, 下载次数: 39)
阿瑟·米勒《美国时间》海报


接读此信,曹禺直如领受当头棒喝。10多天后,他不仅恭敬地把黄永玉这封信装裱起来,张挂于家中,以时时警醒自己,还从上海给黄永玉写了封坦诚的回信:

“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要害,我浪费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这个年纪,才开始明白。”“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但此时的曹禺年事已高,身体受疾病所困 ,再攀“高山”最终成了他后半生未竟的心愿。

已逝的光阴未必都能追回,但两位大师之间的坦率和真诚,互相之间的赤子之心,却是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这一次,《见字如面》邀请张国立和王耀庆用声音演绎这两封信,并将这封信放在第一时间推出,就是向两位艺术大师致敬。


一起跟见字君领略两位大师书信里的真诚与坦率: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黄永玉写给曹禺 1983年3月20日

(, 下载次数: 39)


家宝公:

来信收到。我们从故乡回京刚十天,过一周左右又得去香港两个月,约莫六月间才转得来,事情倒不俗,只可惜空耗了时光。

奉上拙诗一首,是类乎劳改的那三年的第一年写的,诗刊朋友问我要近作,而目下毫无诗意舒发,将信将疑,从匣中取出这首给他看,却说好。人受称赞总是高兴。但这诗不是好,是公开的私事满足了人的好奇心而已。不过我老婆是衷心快意的,等于手臂上刺着牢不可破的对她的忠贞,让所有的朋友了解我当了三十六年的俘虏的确是心甘情愿。歌颂老婆的诗我大概可以出一个厚厚的集子了。只可惜世界上还没有这么一个禁得起肉麻的出版社。

说老实话,真正地道的情诗、情书、情话,怎么能见得人?伟大如鲁迅,特精熟此道。说是“两地书”,买的人图神奇,打开看来却都是正儿八经、缺乏爱情的香馥之感。全世界若认真出点这种东西,且规定人人必读的话,公安局当会省掉许多麻烦。人到底太少接触纯真的感情了。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在你的生涯中,工作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吧!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良工不示人以朴”。像萧伯纳,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在纽约,我在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排练场,去看他边拍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他和他老婆,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轮流开车走很远的公路回到家里,然后一起在他们的森林中伐木,砍成劈柴。米勒开拖拉机把我们跟劈柴一起拉回来。两三吨的柴啊!我们坐在米勒自己做的木凳、饭桌边吃饭。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释、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谁也不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贱了你。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莎翁《麦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麦克白,把沉睡赶走!”

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与我的友谊。如果能使你再写出二十个剧本需要出点力气的话,你差遣就是!艾侣霞有两句诗,诗曰:“心在树上,你摘就是!”

信,快写完了,回头一看,好像在毁谤你,有点不安了。放两天,想想看该不该寄上给你。

祝你和夫人一切都好!

晚  黄永玉  谨上
三月二十日

我还想到,有一天为你的新作设计舞台。永玉,又及

我还想贡献给你一些杂七杂八的故事,看能不能弄出点什么来!永玉,又及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曹禺写给黄永玉 1983年4月2日

(, 下载次数: 37)


永玉大师:

收到你的信。好像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突然从神女手里,得到不可数量的珍宝。我反复地看,唤出我的妻女一同看,一块儿惊奇上天会毫无预感地给了我这样丰满、美好、深挚、诚厚的感情。

我的确没有想到,你会写给我这样一封长信。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hùn]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要害,我浪费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这个年纪,才开始明白。你提到我那几年的剧本,“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释、分析得也不透彻”。是你这样理解心灵的大艺术家,才说得这样准确,这样精到。我现在正在写一个剧本,它还泥陷于几十年的旧烂坑里,写得太实也陈腐,仿佛只知沿着老道跋涉,不知回头是岸,岸上有多少新鲜的大路可走。你叫我:“醒来啊,把沉睡赶走!”

我一定!但我仍在矇眬半醒中,心里又很清楚我迷了路。但愿迷途未远,我还有时间能追回已逝的光阴。天下没有比到了暮年才发现走了太多的弯道更痛心的了。然而,指出来了就明白了,便也宽了心,觉得还有一段长路要赶,只有振作起来,再写多少年,报答你和许多真诚的朋友对我指点的恩德。永玉,你是一个突出的朋友,我们相慕甚久,但真见面谈心,不过两次。我能得你这般坦率、真诚的言语是我的幸福,更使我快乐的是,我竟然在如此仓促的机遇中,得到你这样真诚见人的友人。

你说我需要阿瑟•密勒的草莽精神,你说得对。他坚实,沉肃,亲切,又在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中又时时透出一种倔强,不失在尘俗中屈服的豪迈气概。我时常觉得我顾虑太多,又难抛去,这已成了痼习。但是如果不下决心改变,所谓自小溪再汇为沧海是不可能的。

你像个火山,正在突突喷出白热的火岩。我在你身边,是不会变冷的。你说要写二十个剧本,如果我真像你举出的那种巨人,我是会如数写出的。不过,有你在身旁督促我,经常提醒我,我将如你所说“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你的画,世间有多少人在颂扬,用各种语言来赞美,我再添什么是多余的。我更敬重的、我更喜欢的是你的人性,你的为人,你的聪敏才智、幽默感,你的艺术与文章是少见的。但真使我惊服的,是你经过多少年来的磨难与世俗的试探,你保持下你的纯朴与直率。

我终将有所求于你的。你的长信已经一页一页端正地放在照相簿里。现在我可以随时翻。在我疲乏时,在我偶尔失去信心时,我将在你的信里看见了火辣辣的词句,它将促我拿起笔再写下去。在我想入歪道,又进入魔道,“为势位所误”时,我将清醒再写下去!

请问候你的夫人,感谢你,我的朋友。

曹禺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