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在北京,恨不能每天想吃三顿早点都不腻!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9-4-23 15:08
标题: 在北京,恨不能每天想吃三顿早点都不腻!
本帖最后由 爱故里 于 2019-4-23 15:13 编辑

在北京,恨不能每天想吃三顿早点都不腻!

来源:赤耳  老北京城  



老北京的早晨,一般都是从吃开始的。

一出门儿,问候:“吃了吗您?”

既是习惯性礼貌,也是对吃的重视。

这句话说的没错~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说:

“五味神在北京呢。”

统管酸甜苦辣咸的神都在这儿了!
(, 下载次数: 24)


豆汁儿焦圈儿炒肝儿包子豆腐脑

面茶杏仁茶炸豆腐豆面丸子汤杂碎汤

烧饼夹肉烧饼果子糖火烧炸糕……

每一样都有每一样的讲究!


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经典的味道,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肠胃,

也为我们开启了繁忙红火的一天。
(, 下载次数: 20)


这种讲究,让咱们北京人

就算早上3点醒了也不寂寞。

正好醒着琢磨早上吃点什么?

有几种早点,是早点铺里的主角儿,

是北京人的早餐桌上绝对离不开的,

作为我,一天三顿都吃这些,也不腻!
(, 下载次数: 21)


吃早点,一碟儿咸菜,一个火烧,

也能吃出个乐儿,吃出个彩儿。

(, 下载次数: 20)


就说这烧饼吧,这老北京早点的主食。

从来都是现烙的,有一种叫马蹄烧饼,

现在不知还有多少地儿做,做的地道不地道了,
(, 下载次数: 19)


它是半发面的,两面儿都有芝麻,但芝麻不多,

内瓤儿的面也不多,薄薄的两层皮儿,

(看着鼓鼓的)

中间您可以来夹“果子”的,刚出炉的烧饼,

从中剖开,夹上滚烫焦酥的“果子”
(, 下载次数: 21)


(讲究些的夹肉),

嘿,吃在嘴里,那叫一个香。
(, 下载次数: 17)


这马蹄烧饼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

它正好能包住一个果子,

炸果子或者夹肉您怕油多,但烧饼的很干爽,

吃完之后不油手,饼内没有多少面,

吃完还不会掉渣滓。
(, 下载次数: 18)


所以它适合赶路上班儿上学的人,

您买上一套烧饼果子,边走边吃,吃完了,

也干干净净,胃里饱饱的。


北京人不是特讲究排场,环境,

他们习惯把早点和路上的时间融为一体,

顺带着就走到单位或学校了,省事儿!

(, 下载次数: 20)


如果时间富裕,吃完了干的,他们还讲究就口稀的。

其中,豆腐脑儿,可是北京一大喜好,
(, 下载次数: 22)


但是现在的人可能好多都忘记了,

那时豆腐脑分老豆腐

(多是汉民经营,豆腐要咕嘟出马蜂窝来,

调料有泡海蜇的酱油、水泻的芝麻酱、韭菜花、

卤虾酱、酱豆腐卤等),
(, 下载次数: 17)


还有,豆腐脑(这是回民垄断的买卖,

所以作浇头的卤都是牛肉汤做的,

其中有口蘑、黄花、木耳、鸡蛋、鹿角菜),

把干粮泡在老豆腐或豆腐脑里面,

吃着特别舒服,特别是在寒凉的北京冬季。

“豆腐脑儿”大街小巷都卖,

放以前,京城回民最有名的要数

前门外门框胡同“豆腐脑白”和鼓楼后的“豆腐脑马”。
(, 下载次数: 21)


北京人能一边走一边吃,凡事儿能将就,

但有时间,能坐下来吃完豆腐脑儿的时间,

他们是讲究的,小到一口味道,是哪家的地道。

这种感觉也透出了他们认真的对待生活的乐趣。

(, 下载次数: 18)


北京人特别随性,但可别总认为他们是随便,

其实并不是,他们做事一是一,二是二。

您要吃炒肝儿,那一定配包子,


“一碗炒肝,二两包子”,
(, 下载次数: 16)


这兴许所有老北京人最喜欢的早点了,
(, 下载次数: 21)


把猪大肠,猪肝,猪肺等内脏煮成汤,

后经改良去掉心肺,勾芡加料,

便成了如今的炒肝儿。
(, 下载次数: 21)


有句老俗说:“老北京炒肝,没心没肺”。

早年卖炒肝的店摊众多,好这口儿的人很多,

现如今,早上您可能要有大把时间才能吃上这口了,

只是味道总觉得没有以前的正了。
(, 下载次数: 16)


您要喝豆汁儿,必须配着焦圈咸菜,

这两样是老辈儿的食客们的最爱,

如今也被标榜老北京特色之一。
(, 下载次数: 20)


他们大中午来学着品尝的,

是不会知道我们早餐喝豆汁儿必须两碗起,
(, 下载次数: 22)


灰绿色的品相是品质地道的表现,

很浓很稠,酸涩浓重的口感直叫

“爱的人久久不能忘怀,狠的人久久不愿提起”,
(, 下载次数: 17)


您还要必须来份焦圈蘸着,吃一口油油脆脆,

吸溜一口滑滑稠稠,

在嘴里淀粉的甜味可以消减豆汁的酸味,

搭配起来真是过瘾。
(, 下载次数: 22)


其实,到了今天,好多的早点市面上已经消失了,

粳米粥,炸布袋、羊霜肠、烂肉面。。。

想在找到,真要可着网上寻摸了
(, 下载次数: 21)


就算现在还能看到的,吃一次也算是“体验回忆”

虽然很早以前早点摊儿也不是北京人开的,

但是那种细致,让早点变得“花样百出”~

豆浆、炒肝、杏仁茶、豆腐脑、老豆腐、

焦圈、排叉儿、螺丝转。。。
(, 下载次数: 16)


薄脆油条和烧饼,
(, 下载次数: 20)


还有扎三角、热切糕、

芸豆饼、芸豆卷、炸糕、
(, 下载次数: 18)


这些当年随意看到、吃到的,甚至是每天必食的,

现在成了心里怀念,去到处寻找,

仔细咂摸品味的怀念品了。
(, 下载次数: 20)


就像那时的北京,快食慢煮,

就是老北京的早餐,也是老北京人的生活。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祖祖辈辈都固守这一口味,

任其朝代更迭、风云变幻,都不曾改变。
(, 下载次数: 18)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