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有人(医生)贴出如下化验单,一位高热病人查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抗体阳性,加上另外还查出新冠阳性,判断病人“[color=rgba(0, 0, 0, 0.9)]同时存在7种病原体感染”。
这种判断靠谱吗?
应该说,严重不靠谱。做出这种判断的医生,其医学教育和临床训练都是完全失败的。
那么,这张化验单到底说明什么呢?
首先,它压根就不应该被开出来。
大多数的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度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基于临床诊断的,并不需要做病原学的检查。道理很简单,因为即使查出病原体来,也不影响治疗用药。这点似乎很难理解,你只要想一想古代几千年来,呼吸道感染何曾查过病原体?不也都挺过来了吗?
现代循证医学也证明了,即使如儿童肺炎,轻症可以在门诊或居家口服药物(经验用抗生素),不需要查病原体。感冒和支气管炎更不需要查病原体,查出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还是腺病毒还是冠状病毒还是副流感病毒还是[url=]柯萨奇病毒[/url],治疗没有区别,都是对症治疗为主。那干嘛还要查?为了满足医生还是家长对病原的执着的好奇心?
只有两种情况需要查病原学。
一种是高度怀疑特殊的病原体感染,且这种病原体感染有特殊有效的药物。比如,流感流行期间,应该查流感病毒,查出来后,针对高危人群及时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降低病死率。其他如COVID-19、结核等。
另一种是重症病人。肺炎[url=]支原体感染[/url]绝大部分是轻症甚至无症状,不需要查病原体;但对重症病人,如果在流行期间,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可以查支原体。
其次,即使需要查病原体的情况下,也不能这样大撒网地普查。
我们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首先依靠的是详细的病史+系统的体检+流行病学信息,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足以做出不影响治疗决策的诊断。少数情况下怀疑某种特殊的病原体,需要特殊的治疗和药物,查这一种病原体就可以了。比如,怀疑流感,查流感病毒核酸或抗原就够了。
临床上对住院病人往往常规进行大撒网式检查呼吸道九项,包括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url=]Q热立克次体[/url]、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以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等。这是典型的打包检查,属于过度检查。
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不应该开出这种“傻瓜”式的拉网检查,而应该在系统的病史追究基础上开出精准的点状检查。
然而,更令人无语的是,这种检查即使阳性也是无意义的。如该例病人六个阳性能说明他真的感染了六种病毒和细菌吗?
决不能!
比如流感抗体阳性,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因为流感的早期诊断靠的是核酸(PCR)和抗原检测。抗体检测需要收集急性期和[url=]恢复期血清[/url]进行动态对照,IgG滴度升高4倍以上才能[url=]回顾性诊断[/url]为流感。IgM一次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压根就没有诊断意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也是靠查呼吸道分泌物的核酸PCR。血清学查抗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则因为反复感染,体内有持续稳定的抗体水平。健康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也往往是阳性的。
支原体感染也一样,首选的是核酸PCR。没有条件时才用血清学方法查抗体,其金标准也是恢复期IgG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IgM滴度升高早一些,可以单次阳性判断,但其特异性非常低,也没有诊断意义。而且,正常呼吸道也有支原体定植。况且,还有假阳性的问题。凡此种种,血清学查抗体对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基本没有价值。
所以,呼吸道九项,绝大多情况下,就是查了个寂寞。看着全覆盖大撒网地毯式都查到了,其实全是银枪蜡样头,毫无用处。
总之,一言以蔽之,呼吸道九项属于典型的过度且毫无意义的检查,没有什么病是靠这个检查得到诊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