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微信公众号:好多广州人都唔知嘅野
恩宁路|“广州最美老街”,李小龙故居居然也隐居在此...
恩宁路改造动工了,永庆片区重现西关风情!昨日,记者从荔湾区更新局获悉,恩宁路改造正式有了新动作,经过改造后的永庆片区将于近期与群众见面。其中,修缮后更是增加了李小龙故居等景点,今日可以游玩。同时,永庆片区修饰完工将会带动恩宁路周边项目改造。
改造保留原街巷肌理
永庆片区位于恩宁路中段,修缮范围包括恩宁路69号至101号、至永庆大街、永庆一巷、永庆二巷、至宝大街、至宝西一巷,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修缮维护建筑物约7800平方米,属于恩宁路旧城改造项目的一部分。
2015年12月,荔湾区对永庆片区内43栋征而未拆的房屋进行了房屋安全鉴定,结果有30栋为严重损坏房,需要尽快修缮,排除安全隐患。鉴定工作完成后,荔湾区马上展开了抢险排危工作。荔湾区把永庆片区作为试点,以“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形式实施修缮维护,采用BOT模式,通过公开招商引入万科集团建设及运营此项目,并给予其15年经营权,期满后交回给政府。
相关负责人表示,永庆片区修缮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保留原有街巷肌理,传统建筑修旧如旧,增加以结构加固为主的实用性现代建筑元素;二是增加设施配套现代化,完善社区卫生、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三是产业更新活化,导入创客空间、文化创意、教育等产业。本次修缮不仅致力保护现存的文物建筑及整个街区的风貌,也关注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修缮后房屋结构强度与新建现代建筑一致;加装全新消防管网,增设小型消防站;老化的电线全部更换,增设配一个电房,保障用电安全。
更新办与留守居民逐一沟通
据荔湾区更新办负责人介绍,目前片区内尚有12户居民,工作人员已一一进行沟通。其中,有7户居民同意协同修缮,现已基本完成修缮工作;另5户居民没有同意,现正在继续协调,如仍不同意协同修缮,有关部门将尊重其意愿。
记者了解到,永庆坊原有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等广州著名景点坐镇,修缮后增加了李小龙故居、民国神秘大宅等景点。
李小龙故居位于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20世纪40年代由粤剧“四大名丑”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所建。其具西关大屋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坐南向北,三进深,面宽约8米,进深约21米,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另一处神秘的民国大宅则位于永庆大街24-28号,是文保单位。富有民国特色的红砖,在永庆大街的建筑中非常突出,古旧的墙体和经过修缮后的门窗,传递出浓郁的民国风情。
然而除了李小龙故居,恩宁路,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街道两旁耸立的骑楼,是广州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这里曾经拥有200多栋骑楼和历史建筑,有多处文物古迹,如今,这条路依然是适合放慢角度,用脚步丈量历史的老街。
“恩”与“宁”
繁华西关曾隐藏难以想象的贫穷
恩宁路为何取名“恩宁”二字?据考究,过去恩宁路的一头有一条恩洲村,另一头是一条宁溪村。修建这条路时,必须穿过这两条村。后经双方协议,最终就命名为“恩宁”。
都说恩宁路上的住的都是有钱人,其实这里贫富悬殊。难以想象的贫穷,藏身于华丽的大马路背后。老街坊说,恩宁路南、北两侧的恩宁涌旁建造简易民居,栖身于此的原疍家人,由于文化低难以谋生,很大一部分成了环卫工,为恩宁路的有钱人家“倒夜香”。曾亲眼目睹他们生活艰辛的老街坊不无感慨,“人相当于和垃圾、粪坑睡在一起。那是一片比贫民窟还要贫民窟的地方”。
寻根“恩宁”
文人伟绩,独领风骚
八和会馆
恩宁路是一条一生与粤剧纠缠着的“粤剧之街”,因八和会馆,许多粤剧艺人在此落脚。
八和会馆以前是粤剧艺人的自发组织成立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当时设于佛山。最初的会址并不在恩宁路,1889年,有艺人在黄沙买了地皮重建行馆始称八和会馆。1937年黄沙旧址被日军轰炸。1946年,馆址迁至了恩宁路,当时以关德兴、薛觉先、马师曾为正副会长。每年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寻根的粤剧艺人或爱好者不计其数,他们都是源自这里的“八和子弟”。
地址:恩宁路177号
詹天佑纪念馆
詹天佑出生于广州西关十二甫,故居因年久失修,有关部门按原貌在原地重建了詹天佑纪念馆。
地址: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金声电影院
上世纪三十年代,恩宁路建起了一座独领风骚数十年的影院,取名“金声电影院”,英文名为GRANDTHEATER,意即“大戏院”。楼高六层的骑楼建筑,建筑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以放映美国电影为主。观众厅楼上楼下共1500多个软席座位和包厢,楼座的座位所用的材料是真皮,东西两边内墙还模仿外国大戏院装饰假包厢。为彰显高贵身份,电影院门前还特意贴出告示:“衣冠不整,衣履不完,恕不接待”。
2010年,金声主楼被清拆,仅存写着“金声电影院”金漆大字的牌楼,情形类似澳门大三巴牌坊。地下一楼变成杂货铺。
地址:恩宁路265号
泰华楼
泰华楼是清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读书的书斋。因珍藏“东岳泰山碑”和“西岳华山庙碑”早期的拓本故名。后陈澧书有“泰华楼”匾。过去有藏书10万卷(册),抗日战争时失散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时部分书籍和字画又被抄走。
泰华楼,园门向东,硬山两坡顶,内进为书斋房舍和庭院,庭院置假山、种植花木。书斋坐北向南,面宽三间,硬山顶,青砖砌筑,是1988年重盖的,形式风格如旧。内进为厅堂,两侧为房间,厅前入口处设花罩,厅后设神楼。西面原为厨房和用膳的地方,现拆建在二层两坡硬山顶房舍里,外墙贴灰釉面砖。
地址:恩宁路多宝坊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