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是怎样沦为怀旧用品的
来源:大象公会
从珐琅工艺品到大白茶缸子。
文|狸花猫
搪瓷是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家常器具类型,今天电商网站上热卖的搪瓷水杯样式,绝大部分都是计划经济情调的怀旧商品:
• 而且价格不太上得去
事实上,搪瓷制品并不是非得做成这种形象,今天仍然有很多家常器具是搪瓷的,只是店家更倾向于称之为「珐琅」:
它们也实在不容易跟人们熟悉的搪瓷联系起来:
为什么搪瓷制品的形象如此回天乏术?
来自朝鲜战场的搪瓷
早在 1910 年代,工业化的搪瓷产品就已经进入中国,但中国人普遍开始使用搪瓷制品,起始于 1950 年爆发的朝鲜战争。
最初,搪瓷缸子是作为全国人民慰问品送上前线,虽然不是标准军品,但它结实耐用、清洁方便的特性,很快通过了实地使用的检验而获得前线指战员的好评。
比起水壶,搪瓷缸既可以作为水和食物的盛具,还能用于加热,在非战斗状态下有力改善战士的生活条件。
1955 年公私合营时,搪瓷日用品便作为重要的轻工业产品,列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序列,1956 年轻工业部更提出「家家有,人人用」的普及目标。
当时,脸盆和茶缸的年产量分别为 1500 万个和 3000 万个,这么点产量显然不够,这一时期民用、军用的搪瓷生产均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到 1965 年时中国搪瓷产量已经达到 52000 吨,到 1976 年产量又增长近一倍,产品类型也从脸盆茶缸发展到医用、卫浴、日用品等多个门类,并成为出口物资。
• 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63军创办的西安人民搪瓷厂并为其题词
搪瓷茶缸首先在军营普及。一直到 90 年代末,在战士的记忆中,搪瓷茶缸依然是重要的伙伴。
• 军用加厚 9cm 口径制式搪瓷茶缸
• 老战士对搪瓷缸子的回忆。摘自某博客网站
在民间,搪瓷制品的耐用性也很适合计划经济下的日常生活,加上举国量产推广,逐渐取代了旧式的粗瓷陶瓦,成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但是工业品依然是昂贵的和稀缺的。相比脸盆2元左右的价格,当时人们的年均收入也只有不到 100 元。
因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脸盆茶缸承担了两个重要功能:奖励品和新婚礼品。
白底茶缸印字、写字最为方便,可以作为奖品或者纪念品发放给各条战线上的有功人员。印上不同时期的口号,也便于宣传党的政策。
• 那个时代的「奖杯」。和满墙的奖状一样,这是一个时代人们对于光荣的理解和记忆
• 具有纪念意义的茶缸,1997 年还在生产
作为新婚礼品的,则是平时舍不得买的脸盆。直到 1980 年代,搪瓷脸盆仍然是城乡拿得出手的新婚礼品。很多家庭的搪瓷脸盆也是这样得来的。
所以,当时脸盆的主要花色就是大红「囍」字配上表达吉祥喜庆的图案。
• 什么图案不重要,重点是得有「囍」字
不过,这些形象统一的脸盆水杯,其留下的印象对搪瓷并不公平,它们甚至不是中国人在 1950 年代前熟悉的搪瓷形象。
高大上的搪瓷
珐琅技术自古以来屡次由西方舶来,现存最早的珐琅制品产生于约公元前 13 世纪的古埃及。
公元前 12 世纪,古埃及王朝逐渐衰落,生产水平迅速下降,珐琅制作方法经地中海来到希腊半岛最南端的迈锡尼,随即得到迅速发展。
• 现存最早的珐琅制品,采用的是镶嵌工艺(约公元前 13 世纪)
中世纪(5~14 世纪),宗教为珐琅艺术注入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珐琅与贵金属、宝石镶嵌工艺相结合,以艺术品形态存世。
珐琅制品的繁荣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多个品种。其中,掐丝珐琅技术在元代传入中国,并在明朝景泰年间得到高度发展,被称为「景泰蓝」。
明清时期,景泰蓝引进了青铜、瓷器工艺和传统绘画、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 掐丝珐琅缠枝莲八吉祥藏草瓶(明永乐~宣德年间),香港苏富比 2018 年春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 17,571,480 元成交
• 被称为「绝世孤品」的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香港佳士得 2010 秋拍中以港币 129,460,000 元成交,为当前景泰蓝器物最高成交价
搪瓷则属于画珐琅类型,画珐琅制品约在康熙年间通过广州口岸来到中国。康雍乾时期,出于帝王偏好,画珐琅工艺被引进宫廷制作。
• 文化庙会重现的乾隆皇帝在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督导」御制珐琅场景
一直到晚清,珐琅还主要作为艺术品流传,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
它变成日用品,则在搪瓷工业化以后。
西方近现代搪瓷工业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末。1839 年,钢板搪瓷在英国取得专利。到 1900 年,钢板搪瓷全面替代了此前较为落后的铸铁搪瓷工艺,产品在 1903 年前后输入中国。
随后,英国、德国、日本等搪瓷厂商先后在上海建厂并引进搪瓷技术。到 1949 年以前,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开办搪瓷厂数十家。
• 民间收藏的益丰搪瓷厂股票(1944 年)
当时,华商搪瓷生产技艺已经较为先进,所生产的器型包括口杯、饭碗、平底锅、食盒、瓷牌、面盆、痰盂等。
工业化使得作为艺术品的珐琅和作为日用品的搪瓷逐渐区隔。而在民国时期,中国国产的搪瓷器具,与此后人们看到的还有所不同。
• 民国时期搪瓷制品器型和图案
在国货运动背景下,厂商邀请知名画家设计作画,搪瓷制品的民族风格也很明显。
• 这样的搪瓷制品,在人们的记忆中比较少见
从宫廷器物到艺术品,再到日常用品,搪瓷都不是人们记忆中脸盆茶缸的样子,而且设计虽然有一定规制,但并不统一。
仅以杯具为例,就有接帮杯、口杯、圆底杯、牛奶杯、盖杯等多种样式。即使是同一种样式,也有大小不一多种规格。
• 图片来源:李慧婷.近代上海日用搪瓷器物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9.
高大上的搪瓷,后来是怎么变成标准化的大白茶缸子的?
怎样打造计划经济搪瓷
1950 年代,随着公私合营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旧有的搪瓷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旧时搪瓷生产厂家受制于钢材原料,其制坯和搪烧分开,上游的坯体要从外国厂商订购,成品自然形状不一。
公私合营之后,坯体制作工序并入搪瓷厂,成为了后者的内部车间,搪瓷厂则列入轻工业生产计划序列,搪瓷制品便走上了形象设计举国统一的道路。
1955 年,中国提出设立管理技术标准的机构,逐步制订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1963 年,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成立,于 1966 年颁发国家标准 1000 多个。
搪瓷工业先行一步,轻工业部于 1956 年就颁布了技术标准,对器型、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具体选型上,脸盆选用了 36cm 「德胜」面盆作为标准件,有 30~42cm 等规格,其盆口、盆底、盆高比例约为 3:2:1;茶缸选用了盖杯样式为标准,口径从 6~12cm 不等,直径和高度比接近 1:1,其中 9cm 规格为标准件。
此后到 1984 年,轻工业部才又几次改进标准,逐步取消了器型规格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厂家和民间已经约定俗成,全国人民使用的都是大同小异的脸盆茶缸。
• 毛泽东于1946~1949年使用的搪瓷茶缸,成为器型标准的参照
标准确定之后,制坯、涂搪、烧制等工序逐步实现机械化;同时,釉面搪烧技术革新也不断传来喜讯。
1956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钛白釉,其质地光滑、釉面洁白,耐腐蚀、耐磨、耐高温,质量显著提高。
1964 年,出于普及的需要,中国又开发出单搪用锑白釉,减少了用釉量和搪烧工序,不仅节约了能源和材料,还可面向农村大众普及。
白釉的优点首先在搪瓷茶缸上显现出来。配合政策宣传、各种评比活动,都很容易印上鼓舞人心的字句。
一时间,上到主要领导、下到生产队长,搪瓷茶缸几乎人手一个。
• 60、70年代家庭陈设,少不了搪瓷茶缸
而农村婚嫁的规模性需求,也为白底脸盆提供了良好的印花素材。大红「囍」字+花朵,逐渐在普及过程中胜出,成为家家户户每天面对的喜庆。
但是白釉单面搪瓷有一样不好:稍有磕碰磨损就容易露出金属底坯的黑色,显得异常破旧。
• 用不了多久,搪瓷茶缸就会露坯,白釉黑坯特别醒目
1990 年代之后,不锈钢、塑料等各种材质日用品逐渐普及。它们不会像搪瓷一样露出黑色的底坯,而且样式、花色应有尽有,1956 年就设计定型的搪瓷制品难以匹敌。
搪瓷脸盆茶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成为了人们的怀旧用品。
也因为此,今天电商网站上色彩鲜明、釉面清亮的国潮搪瓷杯,看起来其实并不太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还需要磕碰做旧之后露出的点块黑斑,才真能让人恍惚如见旧日时光。
参考文献
[1] 中国搪瓷.中国搪瓷工业50年[J].中国搪瓷,2000,21(1):3-9.
[2] 黄曰騯.解放前的上海搪瓷工业[J].玻璃与搪瓷,1984,12(1):57-60.
[3] 房庆,于欣丽.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03):4-7.
[4] 邵规贤.搪瓷工业发展简史[J].玻璃与搪瓷,1987,15(6):43-46.
[5] 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清华大学,2006.
[6] 李慧婷.近代上海日用搪瓷器物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9.
[7] 王宇轩.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6.
[8] 陈道颐.日用搪瓷制品的形态构成与设计[J].中国搪瓷,1990,11(4):35-38.
[9] 张瑞.西方画珐琅的起源与东传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4.
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