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击:美国还敢制裁新疆光伏?看来是上次的亏还没吃够
文/公众号:铁拳何处击
主笔:知非
编辑:何处击
来源:观察者网guancha.cn
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
拜登操作猛如虎,这回依然二百五。
美国人民最吃亏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领导人总是吃不够亏。
这不,前两天,拜登打着“人权”的旗号,宣布制裁4家新疆的光伏企业。
之前搞新疆棉,搞得中国国潮品牌纷纷崛起,这个故事何师父上一期讲了。
这一次,他们可惹上了更惹不起的存在——光伏。
美国要制裁我们,听起来似乎很可怕,但是仔细分析几个案例,你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才半年,已经跟中国新疆磕上了好几回。不过这次制裁新疆光伏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老何觉得,这又是拜登迷惑行为+1。
为什么这么说?过去十年,新疆光伏产业迅速崛起,到今天,已经占据了全世界将近一半的光伏原材料产能。
中国对光伏领域的统治,就像美国对芯片的统治一样。
拜登制裁新疆光伏,简直就是我制裁我自己。
更迷惑的是,欧美国家“我制裁我自己”的故事,历史上早就上演过一遍了。
十年之前,中国光伏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泡沫行业,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一直没有掌握这个制造业的核心科技。
于是,欧美象今天对待中国的芯片一样,开展了“卡脖子”套路。一场接一场的有针对性制裁,让中国光伏业蛰伏了很久。
然而,十年过去,中国人重新崛起并统治了这个行业。
何师父讲光伏的故事,就是想说明,针对中国的“卡脖子”固然令我们难受,可也是令人奋起的好机会!
这就不能不感慨美国的体制就是好啊,换了个对历史没啥记忆的人上来当总统,才能操作得这么猛如虎。
01 中国光伏有多强?
这次美国制裁的4家中国企业,分别是合盛硅业、新疆大全、东方希望和协鑫,这些企业的总部并不全在新疆,但在新疆都有大量产能。
它们的主要产品之一,叫做多晶硅,是生产光伏电池片的原材料。
光伏行业,有一个很长的上下游产业链。从多晶硅,到电池片,再组装成电池,最后安装到发电站。
美国制裁的,就是这个产业链的最上游,也是新疆最强的一环。
新疆的多晶硅产业有多强?比挖掘机还强!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的多晶硅产能预计达到56.7万吨,占全球85%以上,其中新疆又占到全国的57%。
也就是说,单单一个新疆,就贡献了全世界48.5%的多晶硅产能。
2020年全世界前10大多晶硅制造商,中国占了7个,前面提到的大全、协鑫和东方希望,分别排名第3、第4和第6。排第1的也是中国企业,叫做通威。
其实不光是原材料环节,中国在光伏全产业链上,都已经处在绝对垄断地位。比如,2019年,全球前10的光伏电池片企业,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电池组装环节,2019年中国大陆占到全球产能的78%。
02 那些年的光伏往事
中国光伏产业能有今天的辉煌,绝不是一帆风顺,中间摔过大跟头。而且是从高高的山顶上,直接跳崖的那种。
但是中国的强大就在于,逆境中非但不绝望,还有着誓要成为全球第一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咱们今天都说,中国制造业利润低,但是在十多年前,作为制造业的光伏行业,可是诞生过好几个中国首富的。
其中最有名的,叫施正荣。
施正荣
一个人白手起家,做到中国首富,需要多长时间?施正荣告诉你,只要5年。
施正荣的人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出生于镇江一个贫困家庭的他,从小就是个学霸,后来留学澳大利亚,师从光伏技术的顶级大牛马丁·格林。
2000年,带着手上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利,施正荣回国,创立了日后大名鼎鼎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
2002年,尚德第一条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产能相当于中国过去4年光伏电池产量的总和,出道就是中国第一。
2005年,无锡尚德上市。那一年的12月30日,施正荣在记者的提议下,坐在办公室里,拿计算器算了一下自己的身价,算出来是16.8亿美元。
当时的中国首富是荣智健,身价16.4亿美元,于是,施正荣创业五年登上首富宝座。
无锡市政府也靠着投资尚德,4年赚了十几倍,成为那个年代的风投之王。
2010年,尚德出货量达到世界第一。
春风得意的施正荣,留下了一句名言:“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据说,施正荣拥有奔驰、宝马、宾利等十余辆豪车,根据财富和权力给人排名,见什么人开什么车。
可惜,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加征了最高可达249%的关税。欧盟很快也如法炮制。施正荣的光伏帝国瞬间崩塌,一年就亏了10亿美元。
2013年,无锡尚德宣告破产,施正荣跌落神坛。
过山车一般的尚德股价
不过这场财富屠杀里的最大输家,并不是施正荣。有内部人士爆料,施正荣早就在进行资产转移,掏空上市公司。
但是尚德破产时,拖欠了170亿元债务,涉及到500多家债权人。很多在高点投资尚德的企业,全都血本无归。无锡国税局也查出尚德漏缴税款。
施正荣一夜之间,从城市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无良资本家”。
03 卡住中国脖子的多晶硅
无锡尚德的突然死亡,直接原因是欧美制裁,间接原因是施正荣经营不善,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企业不掌握核心科技。
当时有一个词形容中国光伏产业,叫做“两头在外”。意思是说,上游的原材料、电池片生产,和下游的销售市场,都在国外。
中国人只会做中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组装环节——粗暴一点说,就是拿胶水把电池片、玻璃罩粘在一起。
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在于上游的原材料和电池片生产。
光伏的原材料和半导体芯片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多晶硅。
只不过光伏用硅的纯度只有99.999999%,小数点后面6-9位,电子级硅的纯度则要达到12位以上。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落后,也反映在多晶硅上。
中国直到2005年,才能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至于电子级多晶硅的量产,是2018年的事了。
在此之前,全球多晶硅产业,主要被美国和德国把持,代表企业是美国的海姆洛克(Hemlock),以及德国瓦克(Wacker)。
光伏技术起源于美国,但德国算得上是贡献最大的国家。1990年开始,德国开始对光伏产业进行高额补贴,尚德这样的电池组装企业,基本就是被德国政府的补贴养肥的。
虽然组装很赚钱,但多晶硅才是真正的暴利环节。
2008年,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只有每公斤20美元,售价却接近500美元,利润率堪比贩毒。
2000年至今多晶硅价格走势
那时候的全球光伏产业链,跟其它大部分行业一样,都是欧美赚大钱,中国当苦力。中国拿到的多晶硅价格,甚至比市场价更高。
在这么高的原材料价格下,中国不可能在国内推广光伏发电,尚德的销售市场,全是德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人家一制裁,你就死定了。
04 欧美制裁改写历史进程
然而,欧美对中国的制裁,彻底改写了历史的进程。原本捅向中国的一把利剑,却把欧美自己捅残了。
制裁的导火索,是2008年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后,德国政府一下子没钱了,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光伏装机量迅速下降。
受冲击最大的,当然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组装环节。中国企业成本低,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德国本土企业可就受不了了。
当时全球最大的电池组装企业,是德国的Solar World,“光伏世界”。
这家企业的老板阿斯贝克(Frank Asbeck),也是个奇葩,号称“太阳王”,抢了路易十四的名头。
Solar World老板阿斯贝克
他赚的全是政府补贴的钱,但做人一点都不低调,真的过上了封建国王的生活,拥有两座古堡,以及350公顷的私人森林,是当时德国人最痛恨的资本家。
补贴削减后,Solar World陷入严重亏损,阿斯贝克不想办法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却完全归咎于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
于是,他开始到处撺掇给中国捅刀子。
2011年,Solar World先后在美国和欧盟,发起对中国企业的诉讼,导致欧美对中国展开双反调查,断绝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之路。
尚德等中国电池组装企业,都遭到沉重打击。
但中国政府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做出反击,针对欧美的多晶硅产业,也发起了双反调查。
前面我们说过,2005年,中国开始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但是成本和质量上,还是比不过欧美巨头,导致本土企业拿不到订单。
甚至有国外企业对中国恶意倾销,自己成本20美元,却以15美元的价格卖给中国。
中国正在犯愁呢,结果欧美的双反,刚好给中国送上口实。你不仁在先,就别怪中国不义了。
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对国内光伏产业进行大力补贴,从生产设备到制造工艺,都有了突破性进展,打通了全产业链的国产化。
2011年-2014年的3年中,中国多晶硅生产成本由250元/公斤降至150元/公斤,部分先进企业成本已低于120元/公斤。
多晶硅行业每年新增产能:美国曾是霸主,2011年之后进入中国时代
反观欧美多晶硅企业,在金融危机和失去中国客户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严重亏损。
美国海姆洛克,当时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结果它耗资12亿美元新建的一条生产线,2014年还没正式投产,就宣布关闭了。
到2018年,中国的多晶硅产量从9.3万吨增加到25.4万吨,彻底告别了进口依赖。海姆洛克却从世界第一,掉到了第九,并且成本远高于其他国家。
多晶硅行业每年新增产能:美国曾是霸主,2011年之后进入中国时代
美国的光伏电池产量,也仅能满足美国本土需求的30%。
因为双反,美国人还不能从中国进口便宜的电池,不得不购买更贵的韩国产品。
总结一下,2011年-2018年,美国发起的多晶硅贸易战,本想用大棒子锤中国,结果用大棒子捅了自己一个菊花残,顺便养肥了棒子。
德国稍微好一点,瓦克比较识时务,跟中国政府达成长期价格协议,保证不对中国倾销,算是保住了高端市场,但整体上已经不复往日荣光。
2011后,瓦克多晶硅营收一路下降
至于Solar World这个关税战的始作俑者,因为不思进取,在失去了中国竞争对手后,还是没法赚钱,最后终于倒闭了。
而且Solar World临死前,还坑了美国人一把,欠海姆洛克一大笔债务都没还上。他觉得自己是太阳王,结果活成了太坑王,和懂王倒是有卧龙凤雏内个味儿了。
05 中国多晶硅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是光伏技术的发明者。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的光伏,也是当年美国科技霸权的象征。然而经过双反大战,美国的光伏霸权地位,早已移交给中国。
2020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253吉瓦,美国只有93.2吉瓦。未来几年,预计中国每年的新增装机量,也都是美国2-3倍。
全球光伏每年新增装机量预测
这是一场可能事关未来百年国运的能源竞争,美国人当然不能甘心失败。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复兴最上游的多晶硅产业。
特朗普执政期间,就对中国多晶硅发起了201调查。2017年,特朗普批准对中国多晶硅征收特别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多晶硅出口骤降97%。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也曾强行要求中国进口美国多晶硅,但中国没有妥协。
拜登口头上跟特朗普不共戴天,实际行动上,却延续了特朗普的政策。制裁新疆只是个开头,今年3月30日,8位美国参议员还提出过一个《把中国排除出太阳能法案》,要求禁止采购一切产自中国的光伏电池片。
这个法案要是能通过,堪称行业地震,流氓程度直逼制裁新疆棉事件。
问题是,有了政府撑腰,美国多晶硅企业就真能恢复元气吗?
现实是残酷的,特朗普制裁中国多晶硅以来,美国多晶硅企业的状况反而每况愈下。
2018-2020年,海姆洛克的营收分别为11.58亿美元、7.79亿美元、4.58亿美元,下降幅度惊人。
海姆洛克营收状况(摘自母公司康宁2020年报)
海姆洛克拥有的生产线,总产能3.6万吨,还开着的只剩1.8万吨。
美国第二大多晶硅生产企业REC,原有产能2.5万吨,目前已关停在美所有产能。
德国瓦克在美国的子公司,反而以2万吨的产能,成了美国最大多晶硅厂。
但瓦克同样经营艰难,2018年之后一直在亏损,去年还因为美国工厂爆炸,一次性损失了1.24亿美元。
2018年开始,瓦克陷入严重亏损,全球前三地位即将不保
同时期,中国企业过得有多滋润,就不用说了。以行业老大通威为例,2016-2020 年,光伏业务营收年均增速接近40%。2020年,通威股份的全年营业收入超过440亿元,净利润高达36亿元。
通威净利润稳步增长,巩固着多晶硅龙头地位
美国多晶硅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倾销吗?
2019年,美国进口硅料占国内总需求比例仅为1.9%,说明中国企业已经不构成对美国的竞争。美国企业还在亏损,肯定不能赖到中国头上。
美国企业的问题,还是自己成本过高。
比如说,瓦克在美国田纳西的工厂,投资成本大概折合每万吨83亿人民币。而同期中国新特能源的投资成本,只有11亿左右。
过去十年,中国多晶硅企业崛起的根本原因,不是贸易保护,而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飞速下降。
2010年以来,中国多晶硅产能投资成本快速下降
如果美国企业还是不思进取,只想让政府保护,注定还要被中国吊打。
而且,美国制裁中国多晶硅,势必要抬高国内市场价格,岂不是让美国电池企业更难过了?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一轮又一轮制裁下来,只会推高美国光伏发电的总成本。
拜登为了追赶中国,夸下海口,到2030年要达到500吉瓦的光伏装机量,比现在增加4倍多。
可惜他不明白,光伏这玩意儿,可不比美元,您想起来印个4万亿,想印就能印。
靠脚踏实地一点点造出来的东西,您早就玩不过我们中国啦。
同意这句话的朋友,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在看,您的支持既是给老何的,也是给中国制造业的,我们一起来解读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故事。您有什么好的选题和思路,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参考资料:
《全球Top10多晶硅制造商最新排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Solar PV Trade and Manufacturing A Deep Dive,BloombergNEF
《低成本和融资能力双轮驱动,多晶硅强者恒强》,华安证券
《多晶硅供需反转,国内龙头尽享红利》,财通证券
《Wacker硅料成本上升,22年底前或退出》,中泰证券
《多晶硅行业深度报告》,申万宏源
《去产能第一枪打响 光伏硅料将进入价格上行期》,兴业电新
《无锡人最恨的中国首富,回来了!》,华商韬略,杨凯
《施正荣财富七年蒸发186亿 分析称仍是隐形富豪》,新京报,吴敏
《施正荣“归去来”》,黑鹰光伏
《走近"光明皇帝":施正荣》,和讯,项鹏
《多晶硅反击战:从受制于人到后发制人》,科技日报,刘垠
《阿斯贝克:靠国家发财的欧洲光伏大佬》,中国经济周刊,侯隽
German Sun King's SolarWorld to file for insolvency,Reuters
Hemlock permanently closing Clarksville plant, walks away from $1.2B investment,Nashville Business Journal
《Hemlock就多晶硅供应合约起诉SolarWorld》,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