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陕北一枝花”张梅和林彪的故事


1.jpg
张梅和女儿林晓霖

被誉为“陕北一支花”的张梅,是林彪的第二任妻子。她16岁参加革命,18岁嫁给林彪,今年103岁了。

1919年,张梅出生在陕西榆林市米脂县桥河岔乡。她出生于一个山村之中,家境并不富裕,但也算不上困难。她的父亲曾考取过清朝的秀才,算是村中的知识分子,思想也并不保守,反而十分开明。

为了维持生计,张梅的父亲在村中开了一间私塾,专门教村中的孩子读书。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张梅自然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爱好学习的张梅逐渐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并产生了想要投身革命的想法。

当我党的队伍来到陕西后,年仅16岁的张梅就毅然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之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女党员。因为长相清秀动人,张梅很快成为了女八路中极受欢迎的一位同志,还有这“陕西一枝花”的美称。

张梅,原名刘新民,她继承了米脂自古出美人的优秀传统,自小就长得十分秀丽。她尽管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但在当时的陕北农村,也算是文化人了,所以说她是位才女型美女也毫不为过。再加上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这样的女孩,自然很早就很惹人注意并被追求了,但自视甚高的她,一直没有对谁动心。最终,这枝花被林彪将军撷取。

林彪是在延安任“抗大”校长期间,结识了美女张梅的。当时林彪因病在医院养病,给他当护理员的就是张梅。同其他的将军相比,林彪尽管身材比较瘦小,但也是五官端正,他目光锐利,颇有神韵,双眉舒朗,凝重如堆,鼻直口方,堪称俊朗。尤其是,他虽才30岁,已经是阅历丰富,荣誉加身了。

林彪绝对是一位军事奇才,他自南昌起义时,20岁任连长开始,便一路飞升,21岁便由营长升到团长;23岁任红一军团第4军军长;25岁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6月开始,29岁的林彪即出任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并兼政治委员。

如此光环满身,并且还是处在单身状态的林彪,哪能不被人追求啊。自古美女爱英雄,那时,18岁的张梅,本来也是个崇拜英雄和偶像的年龄,做为林彪的护理,接触多了,当然会生出爱慕之心;而林彪,自然也不会不对出类拔萃、亭亭玉立的少女动心的。所以,1937年夏天,两人恋爱并很快就结婚了。

原来,林彪在老家,由父母包办有过一段婚姻,但他自从离家参加革命,那段婚姻也就名存实亡。

1937年8月底,林彪告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张梅,去洛川参加会议。洛川会议结束后不久,他就带领部队前往山西抗日前线,并且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威,林彪也随之名扬天下。
平型关大捷后的1938年3月,这时,林彪已率部到达吕梁山区和太岳山脉,和阎锡山的部队相距不远。

3月2日清晨,突然降了一场大雾。林彪不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住地村外去遛马。

平型关大捷后,一一五师从板垣师团丢弃的大量辎重中得到补充,发了“洋财”,团以上所有干部都得到了一件黄呢子军大衣,林彪也不例外。林彪还挑了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这匹马是关外良种,名唤“千里雪”,周身没有一根杂毛,一眼望去,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发光耀眼。林彪有了这匹马,便慢慢养成了遛马的习惯。

这天,林彪一出村,便策马奔驰。“千里雪”飞踏腾空,闯村过店,清脆的马蹄声沿山区小道一路响起,不知不觉的,林彪已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

阎锡山的部队紧邻一一五师。由于正和日本人打仗,他们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带队的一个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种马,正朝这边飞驰而来。他认定这是日军军官无疑,下令开枪。

枪声过后,林彪和马仆倒在地上。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了右肺叶。由于失血过多,林彪昏死过去。

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一一五师师部,进行急救。阎锡山听到消息,大为惊讶,亲自带着医官前来为林彪会诊。经过紧张的抢救,出血是止住了,但是弹头还留在体内。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的危险性很大,弄不好会造成重大医疗事故,更何况林彪是大名鼎鼎的传奇式人物,谁也不敢动这个手术。

几天以后,林彪才清醒过来。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得知林彪负伤的消息后打来了慰问电。毛泽东还特地派有“医林圣手,军中名医”之称的傅连璋来为林彪治疗。

在傅连璋的精心治疗下,林彪的伤情得到控制,伤口也渐渐愈合了。但是,由于子弹擦伤了中枢神经,弹头残留体内,每逢天阴雨雪,伤口发炎,林彪还是疼痛难忍,在床上滚来滚去。后来林彪回到延安养病。那时的陕甘宁边区医疗条件有限,林彪的身每况愈下。中央决定马上送林彪到苏联治疗,同时致电苏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使林彪康复。

1938年夏天,林彪赴苏联养伤。他乘汽车先出发到兰州,在那边等待张梅,陪伴他一齐出国。由于苏联来接林彪的飞机已到甘肃兰州,林彪便先乘机赴苏。

当时张梅已身怀六甲,汽车一路颠簸到了兰州,还不足月的孩子小产。那孩子体质很差,活了不到两个月就夭折了。张梅含泪埋葬了早殇的孩子后,赴苏与林彪团聚。

到苏联以后,林彪住进疗养院。一开始他们之间的感情还好,但时间一长,家庭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

养病期间,林彪不许张梅与外界接触,更不许她参加各种活动,只让她在家里陪伴他。林彪性格内向,张梅则生性活泼,个性较强,她很难忍受林彪那种精神病人式的折磨。有时苏方邀请他们夫妇出席宴会、舞会,林彪宁愿在家里孤坐,也不去赴会。而这类活动,张梅却很愿意参加,林彪则不高兴。林彪限制她的自由,反倒激发了她的逆反心理,彼此越来越产生隔阂,以至发展到唇枪舌剑的地步。

林彪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导致双方感情破裂,最后不得不在异国分手。

1942年春,林彪应党中央召唤,回到国内参加抗战,而张梅则留在苏联,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生活虽然艰苦,但也过得充实。

张梅和林彪在苏联育有一女,女儿叫林晓霖。林彪回国时,女儿才一岁。张梅和女儿相依为命,在苏联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而林彪回国后,马上就和第三任夫人叶群结了婚。

1946年,罗荣桓赴苏联治病。林彪写了一封信,托罗荣桓夫妇捎给仍在苏联的张梅。信中的内容大致是说他已经另外成家,并有了一子一女,劝张梅另行择偶。这一切都是张梅预料中的事。只是平静地接受了事实,继续着自己在苏联的学习生涯。

张梅后来于1948年秋天带着女儿林晓霖从苏联回国,进入沈阳医科大学学习。在这一时期,由于张梅忙于学习,女儿林晓霖还一度被送到林彪身边抚养。后来。张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留在沈阳医科大学当了医生。1956年,张梅经人介绍,与开国大校徐介藩结婚,他们之间相敬如宾,即使对林彪的女儿林晓霖,徐介藩也是视如己出。

徐介藩虽然军衔不高,但他的资历比较高,而且生性耿直,为人朴实。徐介藩是安徽固镇人,出生于1901年,曾在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后来又转到广州航空学校学习。1926年,徐介藩加入党组织,并于同年被送到列宁格勒红军航空学校学习。从此,徐介藩便开始长达22年的异国他乡生活。在苏联期间,徐介藩加入了苏联红军,在军队中担任过作战参谋、作战科长,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

1948年3月前后,徐介藩从苏联回国,先后担任过东北编辑局俄文编辑、中长铁路驻沈阳办事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徐介藩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兼翻译。在此期间,徐介藩积极协助彭德怀处理日常军务,并参加了开城谈判,还获得过朝鲜方面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平时很少夸人的彭德怀,对徐介藩这位翻译非常满意,他曾经说过:各方面由于翻译误差而出现意见分歧、发生争执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徐介藩工作能力出色,也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的陈赓。陈赓和徐介藩都是黄埔军校毕业,他了解徐介藩的经历,知道徐介藩是留学苏联的专家。因此,陈赓在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时候,就把徐介藩调到了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出任装甲兵工程系主任一职,为了我军培养了许多装甲兵工程技术人才。

1961年8月,因徐介藩工作出色、成绩斐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晋衔命令:晋升徐介藩为装甲兵少将军衔。

说起徐介藩和张梅的姻缘,还有一段趣事。当年张梅从苏联回国之后,碍于她曾是林彪的妻子,导致很多相亲对象纷纷都打了退堂鼓。在抗美援朝时期,徐介藩因为伤病回国治疗,在沈阳医科大学结识了张梅,两人很快便互生情愫。当时,有人还劝徐介藩说,张梅可是林彪的前妻啊,你还是小心一点为好。不过,徐介藩却不这么认为,他反驳道:前妻怎么了,现在已经离婚了,有谈恋爱的自由!

在动荡年代,徐介藩被林彪一伙诬陷,受到了很大冲击,甚至遭到了非法关押,妻子张梅也受到了牵连,生活非常艰苦。直到1971年9月13日,林彪坐飞机坠亡之后,徐介藩和张梅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林彪坠亡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徐介藩和张梅不胜唏嘘,心情十分复杂。后来,年过八旬的徐介藩获得了平反,先后享受正军级待遇、副兵团级待遇。1983年4月16日,徐介藩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

徐介藩去世之后,张梅一直在女儿林晓霖的照料下生活。2005年,年过八旬的张梅还获得中国和俄罗斯分别颁发的两枚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功勋荣誉章。如今,张梅依然健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张梅还出现在了新闻报道中,在老红军的队伍中祝福伟大的新中国!让我们祝愿老人家生活幸福安康!


来源丨 鄂尔多斯山羊微信公众号
声明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于 2023-2-10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 巨星陨落,李政道在美逝世,与杨振宁半个多
    • 亏大了!南亚国家集体转向中国,莫迪捡了“
    • 跨海大桥为何总是弯弯曲曲,修成直的不是更
    • 深中通道带来“泼天富贵”,大湾区巨变!谁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故里 ( 粤ICP备16065722号-1 )

GMT+8, 2024-9-20 07:57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10093.net X3.5

© 2009-2019 Shiy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