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王珏解红楼(4-10) 元春就是崇祯那不甘、不悟、不改又不愿消散的阴魂


《红楼梦》至少有两层:表层是小说;深层是历史。不读懂历史层,连判词都理解不了。让我们一起:解读《红楼梦》隐写的历史。
第四章 贾府四春一元迎探惜
4.10节  玲珑剔透与本质不坚
上一节我们讲到,读《红楼梦》一定要注意细节,关于元春我们已经讲了许多细节,我的朋友急于想知道元春的背面到底是谁,我们现在就来公布答案:元春就是崇祯的鬼魂!
我的朋友很诧异:“这里面还有鬼魂啊?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写呐?这脑袋洞也太大了点吧。您又是怎么猜到的?就是从这些细节里猜到的吗?”
读《红楼梦》肯定要注意细节,仅仅记住这些细节还不够,还要把这些细节 “组装”在一起。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把相关的信息拆开、打乱,分散在各处,极其隐晦地、极其隐秘地表达,然后再各种暗示,脂批也帮着各种暗示,其目的就是不让你一眼就看明白,就是要你反复细琢磨才能明白。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就极其隐晦地提到吴梅村和《秣陵春》。《秣陵春》里贯穿始终的人物姓曹;《秣陵春》里就有人、神、鬼共聚,生死虚实,变幻莫测等情节;《秣陵春》里前朝皇帝李后主,就是作为鬼魂形式出现的。曹雪芹也通过各种方式提示读者,要把《秣陵春》作为《红楼梦》的导读手册。明白了这些,您就会想到:《红楼梦》是一部南明史,前朝的皇帝是崇祯,崇祯以鬼魂的形式出现在《红楼梦》里,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反反复复地说,《红楼梦》是一部南明史,但又与普通的史书不同,其中一点就是:曹雪芹把他对那段历史以及对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都融入了《红楼梦》的架构、人物的名称等等诸多细节之中了。曹雪芹不仅仅是对南明时期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评价,还要对明朝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所以设置了宁国府及其相关人物。但南明时期,明朝已经灭亡了,已经是过去式了。为区分明朝与清朝时期,曹雪芹采用了多钟方法,在第四章4-1节中我们介绍过,人物的称谓“大爷”、“二爷”就是一种区分方法。此外,曹雪芹还采用了其它方法,比如“鼓”表示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涉及明朝,也可以看作是穿越的标志;而“更”则表示清朝时期。元妃夜游大观园,贾母等人就是“五鼓”就开始等候了,意味着元春是穿越回来的。不信,您们再读《红楼梦》的时候,注意一下“鼓”与“更”的不同,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
现在我们就逐条来解密有关元春的各种谜团。首先还是要把崇祯的基本情况作一下简介:
朱由检(崇祯帝),1611年2月6日(万历三十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在北京故宫后面的景山一颗歪脖树上吊自尽。终年三十四岁,当了17年的皇帝。
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他的同父异母哥哥是明熹宗朱由校,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1620年七月(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去世,由其长子朱常洛即位。但朱常洛只在位不到一个月就死了,皇位由朱由校继承,年号天启。
1622年(天启二年),朱由检被册封为信王,但当年并未出阁。明朝有规定,皇子出阁之后,才会为他建立王府、选王妃并配备相应的人员,才会安排专门的老师,教授文化、礼仪等等。并未出阁,可以理解为1622年只是宣布了封王,但没有立即作出正式安排。
1625年(天启五年),朱由校下诏为信王朱由检选王妃,算是出阁了吧,这一年朱由检十四岁,应该配有专门的老师教授文化、礼仪。1627年,朱由检成婚。 朱由检的长子朱慈烺于1629年出生,此时,朱由检不到二十岁。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贾珠,《红楼梦》第二回: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记清。】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此即贾兰也。至兰第五代。】一病死了。【略可望者即死,叹叹!】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
这里的“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就是指朱由检。贾珠就是以朱由检为代表的明朝。有读者可能会问了,您刚说了,元春是崇祯的鬼魂,崇祯就是朱由检,现在您又说贾珠也是朱由检,这是咋回事?
对,没错,贾珠是朱由检;元春是崇祯,其实是一个人。《红楼梦》一开篇,贾珠就死了;元春就“入宫作女史去了”,是“入(天)宫”,升天了,其实也是说他死了。
一个历史人物可能被分为两个,甚至是三个角色出现在《红楼梦》中,各有妙用。注意,不要诧异,不要怀疑,这是曹雪芹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将一个人分为两个、甚至三个角色;将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合并成一个角色,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会多次讲到。
据相关史料,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当时,天启帝朱由校的亲信宦官魏忠贤等把持朝政;东北的后金崛起,边防不断吃紧;西南也时有暴乱,明廷可谓内外交困。虽然不能参与政事,明面上只能小心自保,但朱由检时刻都在关注朝廷内外的时局,对宦官弄权的弊端深恶痛绝,常感慨“皇兄过忠厚,为(魏忠贤)所欺耳”。朱由检还利用各种机会,暗中记录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恶行与罪证。对于外部的威胁,他也倍加关注。天启帝曾多次赐给他土地、银两,他都以“边境多虞,军需告匮”为由婉拒,并请求将这些财富用于边防。
1627年(天启七年),朱由校死了,没有儿子,就由弟弟朱由检继承了皇位,改元崇祯,1628年为崇祯元年。朱由检作了皇帝之后,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铲除了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朱由检还是有不少优点的,比如他勤于政事,不好女色,比较节俭等等。但是,最终明朝还是在他手上亡了。关于崇祯,历来多有评论、备受争议,在此我们不作过多介绍。
我们还是回到元春这条主线上来,为什么说元春就是崇祯,而且是崇祯的鬼魂呐?我们来逐条、逐句、逐字地分析。首先看元妃的死亡时间,《红楼梦》第九十五回:
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这一段很短,连标点符号,总共只有61个字,但理解起来却很费劲。因为,这里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先贤对自然的观测和宇宙观;干支纪年法;古人的生死观念;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制度,更涉及曹雪芹极其隐晦的表现手法。解读起来也不能马虎,必须从最为基础的部分开始,不然我说了半天,我的那位朋友又该嚷嚷了:还是不明白啊……
我们先看元妃死的时候“存年四十三岁”。上一节我们说到过,元妃死的时候“四十三岁”,此时宝玉多大?有的版本上说宝玉只比元春小一岁,有的版本无法确定,那就按宝玉比元春小十多岁吧,那也是三十岁左右了,可是,此时宝玉还没结婚呐。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就成年了,这样的大户人家,儿子成年了还没娶媳妇,这种情况绝无可能。有的人可能认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续写的人弄错了,再加上什么“甲寅年······立春·······已交卯年寅月”,真是搞不懂,就忽略过去了。
还记得嘛,前面我们介绍过:崇祯死的时候是“三十四岁”。“四十三”不是“三十四”,但是我们反反复复地讲,曹雪芹就是“似与非似之间”,让人联想。曹雪芹就是用“四十三”,让读者联想:崇祯死的时候是“三十四”,尽管这样小说层面逻辑就不通了。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曹雪芹的基本出发点是让人联想真实历史人物的实际情况,“四十三”与“三十四”最为相似,容易让人猜得到所说的就是崇祯。曹雪芹最着意描写的还是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并不十分在意小说层面的情节是否合理、逻辑是否通顺。
不仅死的时候,岁数相似,元春的死亡日期也与朱由检的出生日期有瓜葛。要解读这个联系,就要从最为基础的部分讲起,先讲两个数字:“三”与“七”。为什么要先讲这两个数字呐?来看一个例子,也是《红楼梦》中的例子。贾瑞想占凤姐的便宜,反倒吃了亏,生了病,又不听劝谏,非要看风月宝鉴的正面,结果一命呜呼。《红楼梦》第十二回: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
这里就出现了“三”和“七”。所谓“起经”,就是请和尚道士念经,祈求超度死者的灵魂,为什么从第三天才开始呐?所谓“发引”,俗称“出殡”,就是准备将棺材抬到坟地去埋葬,为什么要第七天才准备埋呐?
有人如果要说:古时候的人不懂科学,封建愚昧,随便就这么瞎弄的,碰巧就是“三”和“七”。匆忙就下这样的结论,显得有些草率,我们先来讲“七”。
今天,我们确实拥有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用于确定时间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古人往往只能通过观察天象,就是通过观测月亮、太阳、星星等,来判定时空。在所有天体中,月亮是相对容易观察的,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技巧,用肉眼(裸眼)就可以看出月亮是圆(望)、半圆(弦)或看不见了(朔)。从望到弦是七天;从弦到朔又是七天;······,就这样循环往复。也就是说月亮的变化是以“七天”为一个基本时间单位的。这样的结果,用肉眼就能看到,也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从一个圆月到下个圆月,也就是:望—弦—朔—弦—望,正好是四个七天:4*7=28,就构成一个月,即月亮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中国古代先贤,就根据以“七”为基数的月亮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并称之为“阴历”。中国古人认为:太阳光芒四射,比较厉害;而月亮虽然不那么亮,但显得温婉柔美。于是产生了“阴”与“阳”的概念。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根据月亮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就称“阴历”;“七”也被认为是阴数。
刚才说了,月亮是比较容易观察的,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们也会观察并得到月球的运动规律。例如,古巴比伦人也有类似的观测和使用以月亮运行规律总结的历法,而且把7天作为一个基本时间单位来使用,就是一周的由来。后来这套历法传到了古埃及和罗马等地。
阴历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但七天作为一个基本时间单元被保留了下来。到公元前45年1月1日,罗马的凯撒大帝宣布执行新的历法: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儒略历已经变成了以太阳运行规律的历法,其实就是阳历。儒略历也有误差,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了修订后的历法:格里历,即现在实行的所谓“公历”。公历中仍保留“7天为一周”,沿用至今。
我们说阴历有些问题,都有什么问题呢?首先是误差比较大。前面说了,以人的肉眼观察的月亮周期是28天,而月亮实际的平均周期为29.5306天。如果规定每个月有28天,则一个月就会误差大约1.5天。这样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可以通过增加闰月来解决。阴历更大的问题是无法判断节气。为什么要判断节气呐?因为只有知道节气,才能更好地种庄稼。节气又是什么呐?我们简略地说,节气的主要内涵就是温度。冬天冷,春天开始逐渐暖和起来,就该播种了。但如果种早了,禾苗长出来之后,天气还是很冷,结果就冻死了;种晚了,收成也不会好。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就需要观测太阳,因为地球表面的温度与太阳有很大的关系。
观测太阳就比观察月亮复杂了,就要借助辅助工具。大家知道日晷,或者成语“立竿见影”。观测太阳,至少要立一个竿子,还要测量影子的长度,还要记录,还要连续地测量、连续地记录,通过比较才能得到结论,这就要求有人专门干这事,就具有了专业性。
人们最初是如何想到要“立竿见影”的呐,也许最初人们是通过自然界的物体作为标志物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大汶口文化是以山东省泰山南麓的大汶口镇命名的,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大约6100年至4600年。大汶口的彩陶已经出现了符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莒县出土了一个陶罐,上面就有符号(见下图,图片来自网络)。
1.jpg
在陶罐出土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块石头,站在这块石头上往东看,可以看到如图上所描绘的五座山峰。每当春分(或秋分)时节,太阳刚好从中央最高的山峰上升起。这表明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可以借助自然界的山形地貌,来观测日出方位的变化。人们应该已经注意到了不同季节,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方位是不同的。
中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夏天热。为什么夏天热呐?是因为此时的地球距离太阳近嘛?不是,此时反倒是地球距离太阳比较远,但由于相对位置的关系,太阳光可以更多地照射到北半球。地球表面的温度,与太阳光线入射的角度有关。观测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方位变化,就可以判断季节。
如果我们选择一个固定的观测点,然后在东面适当的距离立三个杆子,当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时,分别让杆的顶端刚好与太阳升起的方位一致。有了这样三个杆子,人们就可以知道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节气了。“三”就可以表示太阳的这种变化。这样,“三”就被古人认为是表示太阳变化的基本参数。因为是表征太阳的,所以“三”也被认为是“阳数”。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大约5500年至5000年。在牛河梁遗址区发现了大型祭坛。祭坛为三重圆式,里高外低。经过专家认证,牛河梁祭坛与北京天坛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都用“三”代表“太阳”、进而代表“天”。
陶寺遗址,是以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村命名的,属于龙山文化,时间跨度为距今4300年到3900年左右。在2003年到2005年的发掘中,遗址东南部发现了13个夯土墩,其作用相当于13个杆子,形成12道观测缝。通过专家们的研究和测试,认定这就是一处观测日出、定季节的古观象台,当时已经可以确定二十个节气了。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完全成型了。再总结一下,所谓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属于“阳历”,用于辨农时、种庄稼。中国传统的所谓“农历”,就是阴历结合二十四节气形成的。
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对月亮、太阳、五大行星等天体的观测,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宇宙观。太阳系的五大行星被分别命名为:金、木、水、火、土,这些又是地球上常见并且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物质。太阳、月亮加上五大行星,在中国古代称“七曜”。先贤们从天体的运行中感悟到了许多道理,比如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亮。太阳光照大地,为我们带来温暖,抚育万物生长。但是如果白天、夜晚都有太阳照着,那也很麻烦。太阳与月亮相互交替、相互配合,互为对照、互为补充。在“阴阳”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的概念也不断拓展、泛化,阳不仅仅指太阳;阴也不仅仅指代月亮,比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生为阳、死为阴等等,相应地又产出了一套生死观。中国古人认为,人也是由相互对立又相互配合的两个因素构成的:肉体与灵活。所谓的“人死了”,只是肉体死了,灵活不会死。那么灵魂会到哪里去呐?
对于普通人,有可能托生成另外一个人,继续活着,也就是所谓的“灵魂附体”;也有可能托生成动物,比如牛、马、猪、狗等等。过去的小说、戏剧里,会出现一句这样的话:来世当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就是源于这种观念。
人干了坏事,就要下地狱,阴朝地府的阎王就会派小鬼来捉拿他;高贵的人死后有可能升天。有人可能会说:这科学吗?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我们是在讲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前面我们多次讲过,曹雪芹就是利用已有的典故、诗歌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观念和民俗等,来比喻、暗示他无法明言的人和事。关于人的生死观念和丧葬礼仪制度,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都提到了,相当于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吧。
《红楼梦》第十六回,秦钟快要死了,宝玉去看他,原文是这样写的:
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
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
秦钟是干了坏事滴,干了啥坏事?闹学堂,搞乱了教育;水月庵乃佛门清净之地,人家智能是出家人,他按着人家就要干那事……毫无敬畏、毫无底线,这样的人,曹雪芹还不让他下地狱?!
现在我们来讲与“三”、“七”相关的生死观念和相应的民俗。前面我们提到过,贾瑞死了之后: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
一般人死之后,如果三天之内能活过来,就叫“还阳”。这其实对应着所谓的“假死”,古代没有那么多仪器,人是晕了、还是死了,一时判别不了,就等上三天。如果三天没有还阳,“阳气”就没了,还阳彻底没有希望了。家人只好祈祷能够托生到一个好人家,至少别托生为牛、马,成猪、狗就更不好了。到了第七天,阴数已尽,就只好埋了,整个葬礼也就算结束了。现如今,人们口头还常说:气数已尽,就是从这来的。
对于大人物,就要作七七大礼,就是葬礼要举办四十九天。据相关史料,最初这是为天子、诸侯这一级别的人,制定的礼仪制度。《红楼梦》中,贾珍为秦可卿举办的就是这样的葬礼。
好,终于可以再次回到元妃的主题上来了,再看那61个字:
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存年四十三岁”,我们已经讲过,就是让读者联想:崇祯死的时候是“三十四岁”。再看死亡日期:十二月十九日,加七天,连头加尾,等于“十二月二十五日”。而“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朱由检的生日,也就是元妃死的第六天,朱由检出生了。在七天之内,元妃的魂附体到了朱由检身上,就变成了朱由检。曹雪芹正是利用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念,再次在元春与崇祯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又是什么意思?这就要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了。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纪年是用天干地支来表达的。所谓“天干地支”,古人认为:天比地厉害,天就像一棵树的树干;地就像树枝,“支”同“枝”。天的变化可以用10个符号来表示;地的变化多了两个,有12个:
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与地支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配对组合,就形成了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的名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就是民间常说的一个“甲子”。按照干支纪年法,新的一年从立春这一天算起。
朱由检出生于1611年2月6日(万历三十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万历三十八年是庚戌年,这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立春,朱由检是第二天出生的,已经是辛亥年了。“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这句话是说,立春后的第二天,元妃死了,已经是“乙卯”年了,这与朱由检出生的情况相似。曹雪芹第三次将元妃的死与朱由检的生相联系。短短61个字,三处暗示元妃与朱由检的联系,就是暗喻:元妃死了之后托生成了朱由检。
元春与朱由检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此,我们再看《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其实这一回讲的是,薛蟠打死人之后,薛家想着怎么贿赂衙门的官员可以从轻发落等内容,就在读者不易关注到的地方,穿插了一段文本,透露了元妃的相关信息:
薛蝌在外打听明白,心内喜欢,便差人回家送信,等批详回来,便好打点赎罪,且住着等信。只听路上三三两两传说:“有个贵妃薨了,皇上辍朝三日。” ······宝钗道:“不但是外头的讹言舛错,便在家里的,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就都忙了,过后才明白。这两天那府里这些丫头、婆子来说,他们早知道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说:‘你们那里拿得定呢?’他说道:‘前几年正月,外省荐了一个算命的,说是狠准。那老太太叫人将元妃八字夹在丫头们八字里头,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独说这正月初一日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府中。老爷和众人说,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惟“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可惜荣华不久:······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这一段写的比较繁琐,让人看着头晕,我们重点看里面透露的几个重要的年、月、日,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
天干地支纪年与现在常用的公元纪年之间可以换算,例如甲申年,在六十个排序中位列第二十一位,对应的公元纪年可以是2004年、1944年、1884年、1824年、1764年、1704年、1644年等等。用“甲子”纪月、纪日,也类似,在此不作一一详解。
“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对应的分别可以是:1644年三月四日;1704年二月十九日。注意:1644年三月十九日,就是崇祯上吊的日子。曹雪芹把这个日期,分开,藏在两处,很难识别。我们在第二章2-3节中讲过,八大山人曾经设计过“三月十九日”的花式签名,也是极不好认。
曹雪芹就是这样通过极其隐晦的方式,暗示元春就是1644年三月十九日上吊的崇祯。而且,曹雪芹给出了他对崇祯的评价:“初春木旺,······可惜荣华不久:······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曹雪芹认为:崇祯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还是有作为的,但做得太细,就像刻木雕,用刀太多,雕刻得过于玲珑剔透,反而把基础的部分、起支撑作用的部分削弱了。对于大领导,最忌过细、抓小放大、越级指挥、自毁长城。至于曹雪芹对崇祯的这个评价是否中肯,与以往历史学家们的评价是否有异同之处,在此不作过多探讨。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曹雪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是有自己的评价的!这些都写在了《红楼梦》里,也包括后四十回。在后四十回里,这样的评价、评论,较之前八十回更多。曹雪芹为了表达这样一些评论、评价,只能编撰一些看上去极其荒诞的故事,例如第八十六回里的这些信息,曹雪芹就是借着算命先生之口说出来的。而这些“故事”本身并不好看,它们之间连贯性也不强,所以显得后四十回的观赏性、趣味性,比前八十回逊色不少。但如果从思想性以及深刻程度上看,后四十回反倒强于前八十回。另外,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所使用的明码、暗码以及暗语是一样的,作者的思想观点、写作手法也是一致的。从这些方方面面综合来判断,后四十回不仅是曹雪芹写的,而且写得更加精辟、更加深邃!
前面我们说过,《红楼梦》一开篇,元春“入宫作女史去了”,这里的“宫”,就应该是“天宫”了。其实是说“元春”死了,只不过曹雪芹说他“升天”了。曹雪芹这里并没有使用“天宫”这个词,那样就说破了。但在其它地方,都尽可能地使用了“天”,比如“天恩”。
元春“入(天)宫作女史去了”,而后又 “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有人说,您说的:女史是周朝定的官名,天上也有女史吗?天上有没有女史、有没有凤藻宫,没人知道。但,注意,曹雪芹把元春“升天”之后,分为了两个阶段:女史;而后又晋升,因为她晋升,而建的大观园。这其实对应着两个真实的历史时期。
崇祯死了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政权空白期。李自成虽然进了北京,但并没有立刻称帝。后来在山海关一带与吴三桂和多尔衮的战事不利,退回到北京,这才于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称帝,随即仓惶西撤。五月三日,多尔衮进入北京。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张献忠于同年的十一月在四川称帝。这样,满清、南明、张献忠、李自成,就都到齐了,“大观园建起来了”。前面我们说过,大观园就是中国的政坛。此后的几十年,血雨腥风,“落花无数”,村村人呜咽,处处鬼吟哦……。所以脂批说:大观园就是一个葬花塚【余则为若干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塚】。
在《红楼梦》里出现的“元春”、“元妃”,其实就是崇祯的鬼魂,这样,我们在第四章4-9节中列举的种种疑点就都可以解释了。我们重点说一下元妃夜游大观园。上一节我们说过,元妃一行人“戌初才起身呢”,“丑正三刻”(大约凌晨1:45分左右),就着急离开了。
上一节介绍过,中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用十二地支表示。同时,夜间的时间又分为五段,也称“更”或“鼓”。现在我们再说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戌时:19:00-21:00,对应一更(鼓);又称:黄昏、日暮;
亥时:21:00-23:00,对应二更(鼓);又称:人定、定昏;
子时:23:00-01:00,对应三更(鼓);又称:夜半、子夜;
丑时:01:00-03:00,对应四更(鼓);又称:鸡鸣、荒鸡;
寅时:03:00-05:00,对应五更(鼓);又称:平旦、黎明。
大家注意,戌时就算入夜了。古时候没有电灯,日落而息。“戌初才起身”,元妃入夜才出发。丑时(凌晨1:00至3:00;四更),又名鸡鸣。古人认为丑时正中(大约凌晨2:00),阴气最重,病人最容易在这个时段死去。过了两点,由极阴转阳,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消散。雄鸡开始打鸣,所以四更又称鸡鸣。民间传说:鬼到这个时段,要赶紧回到坟墓中去,过了凌晨2:00点,遇到公鸡打鸣,可能就回不去了,就要显形了。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曹雪芹要让元妃在“丑正三刻”(大约凌晨1:45分左右),就赶紧回去了吧。曹雪芹再次暗示元妃是鬼魂。
再说元春的生日,《红楼面》第二回曹雪芹就通过冷子兴的口告诉我们,元春生在“大年初一”。第六十二回,探春又说道: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
上一节我们说过,对于普通人,“太爷”就是爸爸的爷爷。但是,“太祖”可是个专有名词,就是开国皇帝的庙号。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太祖”的,总共也没有几个。大家熟悉的,例如宋太祖、明太祖等等。清太祖,就是努尔哈赤。元春、迎春和探春都是荣国的,荣国府的“太祖太爷”那就是“贾源”了,隐射努尔哈赤;第二代,贾代善,隐射代善;第三代,贾赦(摄)+贾政=摄政,对应着多尔衮和顺治时期。努尔哈赤是满清的第一代,用“源”命名,不用多解释。第二代,代善,前面我们说过,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就叫“代善”,分毫不差。因为长子死得早,代善是实际上的长子,但皇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第三代,福临六岁登基,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摄政。
问题来了,努尔哈赤的生日并不是元月初一。很长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忽然有一天,偶然想到: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元月初一,努尔哈赤称汗,国号 “大金”,史称“后金”。元春的生日,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日期相同。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来写,其实就是对崇祯的评价。满清能够成功,如果论功行赏的话,努尔哈赤第一、崇祯第二。
也许崇祯会觉得冤枉,据相关材料,崇祯自杀之后,发现其留下遗诏,所传版本各有不同,共同的一点就是:崇祯强调“诸臣误朕”。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如何表现呐?历史无法假设。但是,曹雪芹让元春以崇祯鬼魂的形式在《红楼梦》中出现,等于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尽管他主观上不喜欢“绿玉”,但有意无意之间他仍然是支持“金玉良缘”。这就是曹雪芹对崇祯的评判:不甘心、不醒悟、不改过,再给他一次机会,也还是那熊样。
最后我们来看元春的判词和曲,《红楼梦》第五回:
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显极。】
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悲险之至!】
在解读之前,我们来看两张照片:
2.jpg
北京景山公园崇祯上吊处
3.jpg
崇祯上吊的歪脖树(原树于1971年被砍伐,现在的树为1996年移植)
据相关史料,崇祯上吊的是一颗歪脖槐树,歪到什么程度,原树已被砍伐,无从得知。但不管歪成什么样,有一点是肯定的,是个弯曲的树木。直直的树,不好拴绳子。中国古代的弓,一般是木头做的,而且是弯曲的。这里“弓”,就是指代歪脖树,“弓上挂着香橼”:隐射崇祯吊在歪脖树上。
“二十年来辨是非”:按照一般的说法,崇祯在位十七年,是从1628年至1644年三月,连头加尾,勉强算十七年。如果考虑到,他于1625年(天启五年)正式成为信王,再加上1625、1626、1627这三年,就是二十年。在做信王期间,他就开始辨是非、辨忠奸,认定魏忠贤不是好人。
“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红色,指代朱明。在明朝的这些皇帝中,崇祯确实不算是最糟糕的,也有过高光时刻,例如一上台就铲除魏忠贤等,但其影响也仅限于宫廷,对天下大势的预判以及对全国范围各派势力的掌控,极弱。
“三春争及初春景,【显极。】”:脂批说是“显极”,太明显了,因为用了明码。“三春”,就是崇祯上吊的时间;初春,就是元春,满清建立后金的时间,明亡清兴。这句话就是“到了明亡清兴的时候(光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以往这句是难点之一,因为大家根本就没想到元春就是崇祯。虎=东北虎;兕,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类似犀牛,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牛”,引申为“农耕牛”,其实就是指代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军。
   再看曲,曲名为“恨无常”以及前四句,不用解释。“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就是上吊了啊。“望家乡,路远山高。”,有人说这一句不好理解。这有啥不好理解的呢,崇祯在哪上吊的:北京,他家乡在哪?安徽啊,而且,绝大多数朱姓藩王都分布在北京以南的地方。“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这一句不用解释。“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悲险之至!】”,有人说了,为啥“悲险之至”呐?崇祯上吊之后,朱姓藩王,被杀的还少吗?!
“过瘾,太过瘾了,一次解了这么多的谜团,真爽!不过也真烧脑”,我的朋友显得有点兴奋,他接着说:“教授,您这一讲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以前,我以为阴历是咱们中国独有的土特产,原来外国也有;以前以为阳历纯粹就是个洋玩意,没想到咱们的老祖宗那么早就开始观测太阳了;以前以为什么阴、阳、鬼、魂,全都是封建迷信,听您这么一讲,原来起初也都是师法自然;以前什么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傻傻分不清;干支纪年更不知道怎么玩……解个《红楼梦》原来要这么多知识,难怪一般人解不了……看来光注意细节还不够……教授,我怎么看您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以为您挺厉害,现在感觉就更厉害了,您简直就是厉害得一塌糊涂……”
我对他说:您这头一句、脚一句,说什么呐,快帮我看看,上一节遗留的那些个谜、存的疑,都解答了没有。另外,您还有什么问题,咱们可以讨论。
他答道:“不是,教授,我是真的很想狠狠地夸您一通,可是没词了……也不是没词,是一下想起了一大堆好词,不过,全焗一块了,倒不出来了……有,刚才您讲的时候就有个问题想问,……哎呀,想不起来了,我现在脑子有点乱,……哎,您脑子里装这多学问,还能无缝衔接,我刚装了这么点就开始有点串……这么着,这节的内容有点多,反正我回去要再消化一下,到时候我想起来了,就把问题记住,下一次问您……对了,四姐妹都讲完了,下面该讲谁了?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23-12-29 09: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 巨星陨落,李政道在美逝世,与杨振宁半个多
    • 亏大了!南亚国家集体转向中国,莫迪捡了“
    • 跨海大桥为何总是弯弯曲曲,修成直的不是更
    • 深中通道带来“泼天富贵”,大湾区巨变!谁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故里 ( 粤ICP备16065722号-1 )

GMT+8, 2024-9-20 05:16 , Processed in 1.203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10093.net X3.5

© 2009-2019 Shiy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